自主學習的王道|薯片叔叔專欄

自主學習的王道|薯片叔叔專欄
撰文:曾俊華
出版:更新:

(編按:前財政司長曾俊華離開政府後,成立「薯片叔叔共創社」推廣EdTech教育科技。「01教育」致力推廣領先教育思維,邀請曾俊華先生撰寫教育專欄,每周於「01教育」分享他對教育發展的意見。相關合作可電郵聯絡 education@hk01.com )

你能夠想像在踏入19世紀的時候,老師曾經因為要學習使用黑板而憂心忡忡嗎?

時代變了,人卻不變。通常人面對新事物如非感到恐懼,亦會抱懷疑態度。上周六(8日),薯片叔叔共創社與國際科技教育學會(ISTE)舉行了網上研討會,我們很高興邀請到ISTE的首席執行官Richard Culatta分享他對於向學生灌輸好奇心與賦權學生兩者之間的關係。其中他提出一個十分之具說服力的比喻,就是我們的教育系統視學生為海綿,學生會吸收任何我們教授的知識,然後在考試的時將吸收到的知識全都擠壓出來。

新冠疫情令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學校,一夜之間改為遙距學習,不過當中亦有可取之處。Richard指出疫情模糊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界線,學生無意之中被賦權,掌控更多自己的學習過程。

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我們不應視技術為破壞力量,反而應視手機為觸發下一代好奇心的機器,使孩子能探索互聯網上無窮無盡的知識,變成擅用科技的用戶。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有必要向孩子灌輸學習的樂趣。正如Richard所言,教師的唯一工作就是教導學生如何愛上學習。

其他網上研討會的講者也指出,終生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Student Agency)的終極目標,有助他們為未來做好準備。講者們展示了科技如何令學習更有趣、促進同儕學習、打破地理界限,而最重要的是給予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意義。位於天水圍的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是去年參與ISTE混合學習計劃的學校之一,是其中一個好例子。科技令該校學生可以與日本和韓國的同齡學生聯繫起來,學生互相分享本地文化時能從中產生自豪感,同時亦學習到共通語言的英語,更重要是培養了他們的同理心。

其中一位來自美國的講者強調,建立學生的意識,是發展學習者自主學習(Learner Agency)的第一步。學生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學習模式以及他們渴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另一位同樣來自美國的講者亦指出,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數據分析將幫助我們了解更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動機。除了傳統教育領域中的結構化數據外,我們亦正轉向研究更多非結構化數據(試想想社交媒體對我們了解有多深)及情感分析,由着重事實轉到尋找洞見。

我們的講者還談到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當中高層的領導能力是不可或缺。為了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需要得到主導權和空間,去反覆實驗和經歷失敗。角色建模(Role Modelling)是網絡研討會中反復出現的主題,父母的參與非常重要。

發展一個屬於教育工作者的社群,以互相支持、分享成敗也很重要,這也是薯片叔叔共創社於今年4月的研究建議之一。我很高興我們已經建立一個核心小組,核心成員包括約20名有遠見的中、小學領袖,他們表示有興趣嘗試創新的學習方法、評估學習成果和影響、並與不同社群分享他們的經驗。他們還熱衷於與其他學校和商界合作。如果你有興趣了解他們,並與他們及其學生合作,請記得聯絡我。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我們需要向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支援,因為良好的混合式學習體驗必須要設計得當。現在是時候讓我們調撥適當資源,並以有效的方式協助教師轉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學習如何使用黑板未必需要大量培訓,但在教育科技領域之中,並不止於電子學習。我們不能假設只要把教育工作者扔進游池,他們就會學懂游泳。我十分認同Richard的倡議,為教育工作者帶來教學的樂趣,特別是教學是機械人難以代替的職業之一。作為前財政司長,我當然認為有必要吸引更多優秀銀行家來港;但作為一名祖父,我看到有更大的迫切性為學校吸引、留住和培養人才。

曾俊華最近成立非政府組織「薯片叔叔共創社」,提倡我們需要重新想像本港由幼兒教育到終身學習各個範疇的教育與學習模式。(曾俊華Facebook圖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