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發現獸醫藥!】曾為美二戰功臣 午餐肉受歡迎勝可樂

撰文:尹嘉蔚
出版:更新:

午餐肉這個偉大發明,如今卻成為健康大敵,大都屬於高鈉、高脂肪及一大堆添加劑。
消委會最新消息、發現「梅林」優質午餐肉(昌輝)含有屬於抗生素類的獸藥殘餘,進食後或導致面部、口腔、舌頭出現皮疹及腫脹。
相關個案已交食物安全中心跟進。
撰文:尹嘉蔚、蔡欣恩

(資料圖片)
磺胺二甲嘧啶過敏會導致皮膚出現紅疹及紅腫。(網上圖片)

含獸醫藥物抗生素 1天38罐超攝入上限 

據消委會報導及測試,發現在「梅林」優質午餐肉(昌輝)的樣本檢出磺胺類(sulfonamides)抗生素磺胺二甲嘧啶,含量達每公斤

199.3 微克。計算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吃約15.1公斤(相等於38 罐)該樣本才達到限量,即一般情況下應不會因食用午餐肉而致超越攝入上限。惟仍要留意對該藥物的過敏反應,少數人進食後引發面部、口腔、舌頭出皮疹和腫脹。

(網上圖片)

香港人最喜愛的罐頭食物,就是午餐肉,港人最熟悉的除了梅林牌、還有「白豬仔」長城牌,及餐肉始祖荷美爾SPAM。

今次出事的梅林牌午餐肉來自上海,市面上還有北京版及外銷的捷克版,上海梅林肉質最實。「白豬仔」英文名叫Chopped Pork and Ham而非Luncheon Meat,成分有碎豬肉和火腿粒,偏油膩。不過近年中國製食品頻頻爆出食安問題,吃的時候總不太放心。

美國荷美爾 SPAM則口味多元,像煙肉、芝士、墨西哥辣椒等,還有低鈉和輕盈之選。質感較實,偏鹹,瘦肉比例較高。當中有90%成分是豬肉,絕大部分是豬肩肉,和約一成豬大腿和臀部。根據豬肉不同部位的價格浮動,所用的肥瘦肉比例也有調整。過去曾有商人用豬耳、豬鼻等頭頭尾尾加入製造餐肉,減低成本,現在美國農業部已禁止這用法。豬肉以外,午餐肉還加入水、鹽、 糖和七種不同添加劑,外表粉紅色是因為添加了硝酸鈉。

(網上圖片)

午餐肉於1937年由美國人杰伊·荷美爾(Jay Hormel)發明,當時經歷了美國大蕭條,平民難以負擔肉類,加了硝酸鈉的午餐肉罐頭,便可延長保質期。

據聞在30年代的美國,當時午餐常見於中產及上層階級,一般的勞工階層沒有吃午餐的習慣,政府官員及公司高層的午宴聚會(Luncheon)也流行吃Spam,因此衍生Luncheon Meat(在午宴聚會吃的肉)一詞。當Spam傳入中國後,罐頭製造商將Spam依據Luncheon Meat翻譯為午餐肉。

二次大戰期間,午餐肉更成為美軍的日常食物,所以午餐肉被讚譽為「幫助美國打贏二次大戰的功臣」,隨着美軍征戰各地而迅速推廣至全球。

當年午餐肉是二戰美軍中的常見食物。(網上圖片)

喜愛程度僅次美國 韓國愛午餐肉勝可樂

韓國人也經常吃午餐肉,它的盛行則與戰爭有關。由於韓戰導致物資短缺,韓國民眾便將美國軍隊剩下來的香腸、火腿及午餐肉加到苦椒醬製的辣湯底,以慰解想吃肉的欲求,成為現在的「部隊鍋」。據《紐約時報》報道,南韓現時是全球第二大餐肉消費國,喜愛午餐肉的程度僅次美國。

不過,韓國人最愛的午餐肉還是美國的荷美爾SPAM。午餐肉在韓國的地位已超越了可口可樂和肯德基,現在更成為過時時節的送禮之選。SPAM的餐肉禮盒之所以登到大雅之堂,是因為過去午餐肉是只有有錢人才享用到的奢侈品。

Hansung濟州島黑豬午餐肉。(網上圖片)

沖繩苦瓜炒餐肉 美軍佔領期影響飲食文化

沖繩人同樣是因為戰爭而與午餐肉結緣。戰敗後沖繩被美軍佔領,脫離日本成為美國的「海外治地」,因此當地日常飲食也受美國文化影響。沖繩地道料理苦瓜炒什錦除了苦瓜、豆腐、雞蛋和肉絲,也會加入午餐肉來炒。 沖繩出產的午餐肉成分主要有雞肉和日本豚肉,可以在本港的日式超市找到,價錢是普通牌子2-3倍 。

食物有超越物質的意義,像簡單一塊午餐肉,其實是文化和意識型態的載體。餐桌上的每件食材,背後都可能有一個文化或政治意義,留待我們深入探討。

沖繩人的苦瓜炒雜錦。(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