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疫後經濟表現「完勝」香港? 李家超首訪最應學習的一件事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東盟三國,今日已轉抵第二站的印尼雅加達。其首站是一向被視為本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李家超昨日(24日)總結行程時主要談雙方簽署七份合作備忘、重啟公務交流計劃、獲新加坡表態支持盡快加入RCEP等成果。不過,有意見認為新加坡政府有一件事最值得香港學習,卻似遺漏了。
舖紅地氈迎接 晤李顯龍後稱星支持加入RCEP
李家超率領多名官員與由30名商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出訪東盟三國包括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基於港星兩地一直被標籤為「競爭對手」,李家超在當地一舉一動自較受注目。而港星雙方也強調關係友好且重要,新加坡方面既在酒店舖上紅地氈迎訝特區政府訪問團,與總理李顯龍會晤半小時再一起午宴,鏡頭前言笑晏晏,會後李家超指新加坡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協定(RCEP)。
簽7合作備忘 恢復公務員交流
兩位副總理黃循財及王瑞杰又為代表團辦早餐會,王瑞杰再出席特區政府與貿發局合辦的晚宴,雙方宣布兩地企業及機構簽署七份合作備忘錄,涵蓋商貿、金融服務、金融科技、創新科技及學術研究等範疇,此外又同意恢復公務員交流計劃。
李家超又到訪新加坡一間工程顧問諮詢公司,該公司在全球包括香港都有業務。李鼓勵對方加大在香港,以至內地的投資和發展。
星去年GDP正增長 晉身全球金融中心「三強」
東盟10國中,新加坡是香港最大貿易伙伴,2022年貿易額達4,815億港元。此外,新加坡是香港第7大投資者,亦是香港第5大投資目的地。疫情後,新加坡率先2022 年 4 月解封邊境,成為亞洲最早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反觀香港今年初才陸續通關,重新開放速度較慢。
因此,新加坡去年的經濟表現亮眼。新加坡今年2月公布2022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達6435億新加坡元,折合約4788億美元,按年增長3.6%,與本港收縮3.5%大相逕庭。
新加坡又銳意發展科技金融,2015年起步,現時已處於全球領先位置。新加坡將金融科技產業納入總理李顯龍的「智慧國家」(Smart Nation)大藍圖之中,傾全力發展。新加坡兩大主權基金(GIC、淡馬錫),將金融科技列為重要項目,對內、對外已有大筆投資。英國智庫Z/Yen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顯示,新加坡兩度超越香港,成全球金融中心三強,「紐倫港」變「紐倫星」。
彭博早前指,市場料今年新加坡住宅市場需求持續增加,租金繼去年大升30%後,今年有機會再升10%至15%,反觀香港今年租金或只升5%。不過,租金上升是否完全好事,則見人見智,但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地市場興旺。
此外,國際巨星包括Taylor Swift及樂隊 Cold Play的世界巡迴演唱,新加坡成為其中一站,吸引東南亞旅客湧入。此外,韓國女團BlackPink、Twice、英國歌手Harry Styles、愛爾蘭男團Westlife也在今年到新加坡的明星之列。
新加坡當局早就把打造「亞洲活動和娛樂之都」作為目標,十多年來在創造娛樂和旅遊業品牌上的投資終有回報。當地在演出場館、國家劇院和美術館等設施的翻新和建造上投入大量資金。作為Coldplay、Taylor Swift演出場館的新加坡國家體育場(National Stadium),便是在這樣的考量下誕生,星政府2003年宣佈這項金額達6.5億美元(約合51億港元)的項目,希望打造一個多功能體育場館、以舉辦世界級體育賽事並吸引遊客。體育場2014年建成,可容納55,000名觀眾。
港暫缺大型表演場地 難滿足國際巨星演出要求
反觀,強調要打造成國際文藝交流中心的香港,目前可用的最大演出場館——亞洲國際博覽館(AsiaWorld-Expo)僅容納14,000人;2019年動工能容納5萬人的啟德體育園,預期明年才完工。
最應學習新加坡訂立產業政策
新加坡開拓經濟新路向的成功,除了政府效率,更重要的當地政府有政策支持行業發展。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鄧希煒指,香港缺少產業政策,認為特區政府最應該要向新加坡政府學習的正正是訂定產業政策。
而根據政府公布及李家超本人的行程總結,也有提及行程中曾有觸及「學習」制訂產業政策。
鄧希煒:本港缺產業政策三個原因
鄧希煒認為港府抗拒制定完整產業政策,有3個原因所致。
首先,港英年代一向奉行「小政府、大市場」,強調政府不應過分干預市場,此思想深深植根,令特區政府仍然抱持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的舊思維。
第二,政府與官員對產業政策可能出現失敗的接受程度極低,不能接受政策可能出現失敗。
第三,政府極少把把推動個別產業提升至由特首或財政司司長統領的層次。他以新加坡推動產業政策為例,必然提升至政府最高層主理,才能調動全政府去配合。反觀,香港靠個別決策局、政府部門,動員力量存疑。
他解釋,要推動發展特定產業,不單止是要有吸引人才的政策,還要兼顧是提供稅務優惠吸引公司落戶、科技交流、大學與商界合作等層面,涉及廣泛政策層面,必須要由極高層統領,方能收效。
全球城市皆有競爭關係
至於新加坡與香港到底是競爭抑或合作關係。鄧希煒認為全球大城市之間皆有競爭,香港與毗鄰的深圳也存在競爭,但有競爭不等於不能有合作。他指,以金融業為例,香港的經驗始終優於對方,加上有國家支持,香港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而香港發展綠色金融在數據上也較佔優。
他又指,新加坡搶人才政策因起步早顯得有成效,但隨著當地開始面對住屋成本、物價皆升局面,有外國人才也開始轉移,部分人更選擇到香港發展,畢竟高學歷、高履歷的人是會不斷流動。
陳茂波曾高調為港「平反」
面對新加坡「來勢洶洶」,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10月亦罕有高調將香港與新加坡比較,指本港金融服務市場的經濟貢獻,在2020年達760億美元,規模是新加坡的1.5倍。而2021年,港股市值超過42萬億元、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分別較新加坡高7倍及2.7倍。外匯方面,香港是境外人民幣最大樞紐,人民幣總存款額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佔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約60%,全球的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有75%在港進行。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在區內亦佔有領導地位,私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1800億美元,比新加坡高4倍。
而今年1月,港府成功發行57.5億美元綠色債券,以美元、歐元和人民幣計價,是迄今亞洲最大規模ESG債券發行。至於新興的代幣化綠色債券領域,今年2月,香港發行8億港元(約合1.02億美元)代幣化綠色債券,是全球首個由政府進行的此類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