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倡大灣區設港人社區 助公屋、居屋申請者上樓
房屋是現屆政府施政的重點。工聯會提出多項港人置業的倡議,希望「讓青年買到樓,市民住大啲」。
另外,工聯會上月進行的一份問卷調查發現,市民對現屆政府房屋政策評分感到滿意。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本港樓價增幅遠超工資增長,市民居住成本升幅較收入快,亦佔收入比例愈來愈多,被迫壓縮其他生活開支,令生活質素進一步下降。另外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在亞洲包尾,家庭住戶的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16平方米,鄰近城市如深圳、上海、新加坡、東京的人均居住面積分別約為19至28平方米。
倡設港人大灣區社會房屋計劃 居屋公屋申請者可住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認為,香港可以效法粵澳合作在橫琴推出的「澳門新街坊」項目。該項目樓價只是澳門私樓價格的三分之一。隨着大灣區融合發展和交通基建完善,可以考慮在靠近高鐵站點和港珠澳大橋的大灣區城市興建港人社區。他說現時在港興建一間公屋、居屋,平均成本分別為76萬和90萬元,而內地興建100平方米商品房成本只需約30萬元,香港政府可購買現成商品房社區或由內地發展商興建供港人申請居住。
吳秋北補充,大灣區社會房屋計劃的申請人,必須是合資格的居屋或公屋申請者,地點方面只要靠近高鐵站點和港珠澳大橋的大灣區城市都可以考慮,租金則要按樓宇地點面積而定。
另外,工聯會建議內地港人社區內的診所可使用香港醫療券,以及增設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和高鐵的月票等優化措施,以大幅提升居住誘因。
倡新發展區向青年預售樓花 設基金助儲首期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建議,在香港未來三大發展區,包括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將軍澳137區推出「青年未來居屋計劃」,向合資格的18至35歲青年預先出售居屋樓花,成功購買的可利用「未來置業基金」計劃儲首期,在單位落成後可獲編配單位。陳穎欣說,為鼓勵生育,該計劃分配單位時以家庭優先。
工聯會提出的「未來置業基金」,建議政府提供比通脹為佳的基建債券回報率,同時可以提供扣稅優惠,每年供款和扣稅上限初步建議為6萬元,在交樓時自動轉換成首期。工聯會指基金與基建債券掛鈎,用於為新發展區基建提供資金。
市民對現屆政府房策評分滿意
工聯會6月底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香港市民,收到191個回覆,邀請市民就政府過去一年在房屋政府上的表現進行評分,滿分為5分。結果發現有約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去年施政報告的房屋措施,對實現「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的願景「有幫助」的平均分為3.97分。
當中在「禁止私人發展商興建納米樓」,平均分更高達4.21分,工聯會相信是由於政府施加條款,對私人發展商形成更強力約束有關,總體調查報告顯示市民對現屆政府房屋政策有正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