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年報證港府施政方向正確 李家超:不單止要夠做,更要贏!
本屆政府昨日七一剛上任滿一年,外界關注港府將如何帶領香港「追時間、追前列」。特首李家超今早(2日)接受電台訪問,提到香港在《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下跌2位至第7位,他指香港競爭力受勞動力流失及物價影響,而《施政報告》早已提出對策,在搶人才、企業方面已有顯著成效,直言:「有冇報告都證明政府方向走得啱」,又強調香港未來「不單止要夠做,更要贏」。
提到外勞輸入政策引起社會討論,李家超承認要加強溝通工作,但重申本港勞動人口減少20萬是不爭事實,強調要靠人勞填補短缺,「無人才就無勞力,無生產力就無經濟活動,服務水平又差,大家都唔開心、做嗰個又唔開心,『好客之都』會做到好差」。
李家超:樓價高昂、人才流失削弱港競爭力
香港於瑞士洛桑學院(IMD)最新發表的《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排名第7,較去年下跌2位。 李家超指,本港競爭力下跌,主要是由於近年物價樓價高昂、人才人力大幅流失及勞動力短缺。
他指,本港勞動人口近年損失逾20萬,當中低技術勞動力人口佔10多萬,從數字上知道香港缺少勞動力人口和人才,「無人才就無勞力,無生產力就無經濟活動,服務水平又差,大家都唔開心、做嗰個又唔開心,『好客之都』會做到好差」,直言要填補,所以政府推出輸入外勞及搶人才的政策。
輸入外勞稱「一家人」必保障權益
輸入外勞方面,李家超強調,本港不可以輸入廉價勞工,亦非所有僱主申請輸入外勞都會獲批;若有職位連續4周都聘請不到本地人手,勞工處會先向僱主介紹員工,重申輸入外勞的審批程序嚴格,直言:「大家都係香港嘅家人,大家都重視呢方面嘅權益保障」,強調政策最終目標是令本地人才成為主要勞動力來源,指政府會觀察市場形勢,確保「恰如其分」。
搶人才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要有競爭力,唔止要夠做,更要贏。」他指本港現時追求吸引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形容他們都是「打過擂台」,經過篩選的人才。他提到自政府對獲諾貝爾獎等優才來港的名額取消後,較以往多了3倍的優才申請來港。
吸引人才一同「划艇」 透露正研職業專業化政策
另外,政府為確保人才來港後「落地生根」,故增設「香港人才服務窗口」,協助人才處理醫療、教育、住屋等問題,令他們更好融入香港,他又指,若人才流失至其他地方,香港的競爭力便相對減弱:「本來我哋划艇,嚟我到一齊划,就划得快啲,去人地到就反而變成競爭對手。」他續指,政府正研究「職業專業化」,令本地勞動力及人才自我增值。
房屋方面,李家超強調政府非常著力推出土地房屋政策,希望打破多年來的樽頸,即使樓價不跌,至少能確保不會不合理地飆升,「房屋幫到你成家人、成代人」。他強調,現時政策方向正確,相信只要樓價得以控制、人才增加,本港的競爭力自然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