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一年|頻開首長級職位 議員批巧立名目 工會憂「有官冇兵」
近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剛好一年,當局屢次強調施政同時要提效、提速的同時,要審慎理財,公務員體制維持零增長。但據《香港01》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一年裡,未計算保留職位,本屆政府首年已新開設28個首長級職位。若以去年底有大約一千個首長級職位計算,首長級人員有大約2%增長。
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多次在政府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開設或保留首長級職位時,投下唯一反對票。他不滿政府一方面聲稱公務員零增長,另一方面卻頻頻開設首長級職位,當中不少更是所謂編外職位,是巧立名目令高層公務員職位增長,支出相應增加,揚言會繼續對開職位投下反對票。
現行機制下,管制人員可行使其獲財政司司長根據《公共財政條例》第8條轉授的權力,開設為期不超逾六個月的首長級編外職位,應付臨時需要。行使獲授權力前,管制人員必須獲得職系首長對有關職位的職級審訂的支持,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和有關政策局局長的事先批准,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接納部門有足夠經費開設有關職位。這些職位只可用作應付臨時及短期需要而為期不可超逾六個月。
但如欲延續這些職位,必須獲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批准。而當局如認為需要在六個月期滿後保留有關首長級編外職位,必須向有關政策局局長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提出充分理由,並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確認有所需經費。
換言之,決策局或部門首長在編外職位存廢上,享有較大自主權。
葉太質疑取消低職職位換開高位 難抵銷開支
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的葉劉淑儀曾公開質疑公務員職位零增長,政府卻多次提出增加編外職位,如何達致零增長目標?她指若「開一個AO位(政務主任),用OA位(辦公室助理員)抵銷」,兩者薪酬開銷相差甚大。
編外職位一直延任 變相「永續」職位?
《香港01》根據立法會財委會文件統計,新政府上任一年以來,財委會批准政府開設28個首長級職位,其中只有4個屬於常額編制職位,24個是編外職位。而開設職位的薪酬介乎首長級第1級至第6級之間,以今年未調薪水平計,月薪介乎逾15萬至逾31萬元之間。
狄志遠稱,政府成立之初提出要提速、提效、提量,換言之政府團隊應要自我增值、提升效能,惟政府屢次申請開設首長級職位,每人連福利年薪可高達400萬元開支,更未計算涉及的支援人員開支,包括秘書、司機、文職人員等。
他又發現,本屆政府開設的首長級職位,以「編外」即所謂臨時性質的職位居多,批評此舉等同巧立名目。他解釋,不少編外職位其實會不斷申請延任,結果不少職位最終延任5年,變相「永續」職位。他續稱,社會對公務員所謂零增長的期望不一,批評政府沒有說明每個職位的具體效果,質疑當局為何不能透過內部調配人手處理事項,促政府不要求其了事。
公僕工會:各級人員皆人手不足
高級公務員評議會成員之一、華員會會長利葵燕坦言公務員隊伍的零增長規定,其實不理想,擔憂沒有足夠人手應對提升服務質素的要求。
她解釋,現時公務員隊伍無論高、中、低層都缺人,前線公務員甚至「經常加班、假都放唔到、2個人做3個人嘅嘢」。她認為,以現時人手水平僅可應付日常情況,沒有足夠人手讓團隊做得更好,建議適當增加部分職系人手,追回工作進度。
多政策出台但人手不足 長遠易爆煲
至於當局頻頻申請開設首長級職位,但整體公務員編制則要零增長。她指,現時有不少政策出台,明白需要首長級制定工作方向,但前線人手不足,易引起執行問題,變相全部執行當下關注的政策,久而久之其他工作需要押後,可能出現「爆煲」情況。她認為,各部門要檢視是否有不合時宜的工作,如有就應內部調配人手,以應付其他工作。
頻開首長級職位「肥上瘦下」
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指,政府開設多個首長級職位,但公務員編制維持零增長的情況下,一般公務員當然感到不滿,情況如同「肥上瘦下」。他進一步解釋指,公務員本身有既定工作,但開設新的首長級職位時,需要額外人手支援,在零增長前題下,只得由現有人手中抽調,久而久之「九個煲得六個蓋」,前線員工「擰晒頭」。
至於如何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梁直言「冇得解決」,指開設首長級職位,會同時增設秘書、文員、一般職系員工,惟現時公務員維持零增長,人手變相需要「左調右調」,實際上很難提高辦事效率。他強調公務員體制不應零增長,否則「有官冇兵」的情況會繼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