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坪山行|空中無人駕駛「雲巴」換湯不換藥?張欣宇:出乎意料
「原本以為雲巴只不過是另一種換湯不換藥的噱頭,但實地考察之後,出乎意料。」立法會議員A4聯盟張欣宇,前日(3月7日)聯同其他成員楊永杰、梁文廣、林素蔚,率團到訪深圳市坪山區,期間試搭無人駕駛的「雲中巴士」,瞬間變成「雲巴膠」,大讚系統通過電池自行供電,省卻大筆基建費用。他認為,雲巴成功關鍵在於開發商比亞迪本身擁有一定的電池和造車技術儲備,再加上其與當地政府充份互信、能夠攜手合作,「對未來城市的發展,確實可以有超乎想像的作用。」
體驗自動駕駛
立法會議員A4聯盟(楊永杰、梁文廣、林素蔚、張欣宇)與陳紹雄及陸頌雄,前日(3月7日)率領40多名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和工商各界專業人士,到訪深圳東部的坪山區。該區目前主要以「智能車、創新藥、中國芯」推動高端先進製造行業,近年GDP增速位居深圳市前列,去年更以14%奪得廣東省增速之冠,其中新能源汽車增值高達30%。向來關注交通運輸的張欣宇,特別期望了解當地的智能出行進程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考察團在深圳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親身體驗自動駕駛。該區自2019年3月啟用,可以測試單車自動駕駛的標准和法規,以及網聯式自動駕駛(通過V2X技術實時掌握外界環境以助車輛決策)的應用和驗證。道路總長2.6公里,由六車道城市次幹路和兩車道城市支路構成,包含環島、十字路口、停車場等典型城市要素,可以滿足當地《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的測試項目,例如交通標志和標線、交通信號燈、前方車輛、障礙物、行人的識別和響應,以及路邊停車、超車、並道行駛等技術。
繞區一周後,張欣宇表示:「香港地方較小,基本上沒有長途,也沒有『人車共享』的情況,很適合駕駛智能汽車。這次自動駕駛體驗,非常充實,值得好好研究如何幫助香港立法。」同車的陳紹雄也滔滔不絕分享經歷,坦言曾有片刻感到車輛有些遲疑,猜測可能是在調整算法,但他相信有關技術將會越趨成熟。楊永杰落車後則直呼「好穩陣,好舒服,好安全」,同時也感慨香港的無人駕駛發展明顯落後於形勢,單是比較港深兩地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就不難發現,「無論道路規模、車輛數目都『無得比』。」
反思香港立法
楊永杰的擔心不無道理。事實上,儘管運輸署早於2017年起為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發出「車輛行駛許可證」,但截至去年6月底才向12輛自動駕駛車輛發出有關證明,容許它們於大學校園、空運貨站、文化區、科技園區及工業邨等8個地點試行,到去年8月底才向一款由香港科技大學智能駕駛中心與「一清創新」(Hercules)聯合研發、經過22個月專業測試的無人車頒出全港首張公開道路通行證,但目前主要仍然在測試區內運行。
可喜的是,特區政府終於去年年底向立法會提交《2022 年道路交通( 修訂) ( 自動駕駛車輛) 條例草案》,建議修訂規管無人車的框架,容許有意測試或應用自動駕駛汽車人士,先向運輸署申請准許,再由署方根據法例審核包括第三者保險、車輛規定、司機/操作人員規定等項目,以及根據《實務守則》審核安全和技術要求、指定操作區域/路線、最高車速、指定司機、乘客人數等要求,只要通過就可分別獲發「自動駕駛車輛先導准許」和「自動駕駛車輛證書」,屆時即可正式登記領牌,在公開道路行駛。
無人駕駛的應用有望突破,但隨行的香港新方向成員、土木工程師黃偉信認為,即使特區政府已經容許修例,但要在全港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可能仍需數年時間,直到無人駕駛技術更趨成熟、儲存更多數據熟悉香港街道情況,才能真正「安心出行」。
個個變「雲巴膠」
考察團及後轉往深圳坪山雲巴1號線的「文化聚落站」,試乘由比亞迪耗用7年時間及投放近100億元自行研發、有「雲中巴士」之稱的無人駕駛膠輪有軌電車「雲巴」。
負責營運的深圳市東部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偉介紹,雲巴最高運行速度可達80公里/小時,最小轉彎半徑僅為15米、最大坡度可達12%,能夠適應複雜地形,可以深入社區、用於交通支線;不過,考慮到乘客的乘坐舒適度,目前公開載客時通常採取45米的最小轉彎半徑和12%的最大坡度,雲巴將會不斷優化軌道路線設計。
有考察團員認為,雲巴的乘車體驗類似香港的輕鐵。而香港輕鐵的最小轉彎半徑為25米,最大坡度則為6.5%,可見雲巴更加靈活。不過,在轉彎的時候,雲巴抖動較為明顯,不及地鐵或輕鐵平穩。黃偉信分析,箇中差異可能源於雲巴車身本就輕巧,而且採用橡膠車輪技術,不似地鐵所使用的傳統鋼輪,所以避震程度有別,客運量也較少。
企業政府互信
楊永杰認為,雲巴建在高架上,只需2米寬度的建造空間,加上車身較短,車站長度也很有限,十分適用於香港擠迫環境,而且造價僅1.5億元人民幣,性價比極高。鑑於目前地鐵造價比較高昂,他建議特區政府參考應用至「三鐵」發展項目,甚至引入內地的製造商及營運商,相信有關系統可以破解區域交通痛點,釋放路面交通壓力。
儘管政府已經擱置俗稱「啟德單軌列車」的「環保連接系統」項目,但楊永杰期望,雲巴可為啟德跑道區建設集體運輸系統提供新思路。林素蔚也同樣躍躍欲試,建議政府研究由「雲軌」(比亞迪自行研發的跨座式單軌中運量交通系統)取代計劃中的東九龍「高架無軌捷運系統」,可由將軍澳寶琳、翠琳、康盛、到東九龍線延伸至慈雲山和竹園,又或以「雲巴」覆蓋黃大仙半山區,打通黃大仙交通網絡。
「原本以為雲巴只不過是另一種換湯不換藥的噱頭,但實地考察之後,出乎意料。」本身是張欣宇非常關注雲巴系統的建造要求和技術規劃,大讚其在底部安裝動力電池,不必興建一般快速軌道所需的供電系統,大大降低地理限制和建造成本,非常適合用作中輕型公共交通運輸工具。
「想深一層,為何這個不算複雜的創新系統,會先出現在坪山?」張欣宇續指,關鍵在於比亞迪本身擁有一定的電池和造車技術儲備,再加上其與當地政府充份互信、能夠攜手合作,「對未來城市的發展,確實可以有超乎想像的作用。」
要急追新經濟
考察團最後參觀比亞迪公司總部展廳,了解其產業版圖已經從能源的獲取、儲存到應用,形成以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等四大產業為支撐的全產業鏈閉環生態。
梁文廣感嘆,電動及其他新能源車輛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儘管香港已經定下自2030年起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車的目標,但仍待政府提出完整的電動及新能源車普及化政策,例如吸引更多車廠將電動車款引入香港市場、增加充電設施基建及放寬新能源車在地測試的限制等,以令香港能做好準備,在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願景。
陸頌雄則對一幅高達5米、掛滿1200多項專利發明證書的展示牆印象深刻,認為這充份說明,只有走獨立自主的科技創新之路,掌握高深技術,才是一間企業或一個地方的增長動力,而香港必須急起直追,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建立紮根香港的旗艦型科創企業。
考察團昨日(3月7日)早上由新啟用不久的蓮塘/香園圍囗岸出發,先在燕子湖會展中心,與深圳市坪山區區委書記楊軍率領的團隊舉行座談會,從產業佈局、智能交通等方面探討港坪合作空間。午飯後,考察團又前往大灣區國際疫苗創新中心,透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展示,感受國家多年研發實體疫苗的艱深進程,又對琳瑯滿目的疫苗產業歎為觀止,尤其是5G智慧化接種門診和無人疫苗接種艙,有助減少人手,加快接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