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林鄭未正面回應是否優先與內地通關:不需就今日報告作結論

通關|林鄭未正面回應是否優先與內地通關:不需就今日報告作結論
撰文:高諾恆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21日)公佈最新防疫抗疫措施,包括由4月1日起,政府將取消現時歐美等9個國家的禁飛令,並會理順抵港本港居民港的檢疫安排。被問到一旦疫情受到控制,是否將優先考慮與內地通關,而非開放國際邊境往來,林鄭月娥未有正面回答,僅說中期評估為階段性報告,制定長期公共衛生戰略時,香港與內地、國際的聯繫均須考慮,認為公眾不必就今天的報告對抗疫或通關目標作結論。

3月2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聯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以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抗疫記者會。
3月2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聯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以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抗疫記者會。
據了解,深圳政府初步趨向以7月11日作為重要節點,談判盡快通關。

林鄭月娥表示,今日公布的消息僅為階段性報告,目的是為本港企業及市民提供指引,助制定更長期的目標及計劃。她指政府將廣泛諮詢不同持份者,冀整合一套更長遠的發展路向,顧及社會和經濟發展,針對性地應對任何公共衛生危機。

她又指,當局不僅要應對這一波疫情及新冠病毒,還須考慮未來的可能有新一波疫情及或流行病毒,政府須監察並研究流行病發展,留意世界衛生組織的看法,同時仔細聽取本地和內地專家的意見。

林鄭月娥呼籲公眾不必就今日的公告對抗疫目標作任何結論,指香港是國際商業及航空樞紐,須考慮的不僅是與國際的連結,還有本港與內地的聯繫。她指,國際企業選擇來港投資,是因為他們可透過本港進入內地及亞太區市場,因此制定任何長期公共衛生策略時,必須考慮到維持香港及內地,還有香港與國際的聯繫。

疫症大流行結束|政府指會調整餘下防疫措施 繼續密切監察疫情

撰文:梁晉穎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五(5日)宣布,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解除公共衞生緊急狀態。政府今日(6日)表示會評估本地情況和風險,相應調整餘下與疫情相關的措施及安排;同時亦指會繼續密切監察2019冠狀病毒病變異情況及風險,重點保護高危群組,留意世衞的最新評估。

▼2月28日口罩令最後一日 尖沙咀街頭市民全部都戴口罩▼

+4

政府:感染個案近日持續上升

政府指自3月初撤銷口罩令後,所有對大眾適用的防疫措施均已經解除,社會經已全面復常,新冠已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方式管理,防疫措施亦以保護高危群組為重點。政府指將參考世衞對疫情的最新意見,評估本地情況和風險及病毒變異情況,檢視疫情防控應變級別,並相應調整餘下與疫情相關的措施及安排,會適時作出公布。

政府引述世衛指,即使新冠疫情作為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階段完結,但大流行持續。本港感染個案近日持續上升,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2019冠狀病毒病變異情況及風險,重點保護高危群組,留意世衞的最新評估。

政府亦呼籲仍未完成接種首三劑疫苗的市民,及未按專家建議接種加強劑的高風險人士,應盡快安排接種以保護自己及家人。

政府又指會持續檢討成效,不斷地改進應對病毒的各個環節。並感謝市民及社會各界三年來支持和配合各項抗疫措施。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