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勳倡生地變熟地程序加快5年 檢討城規會職能、合併繁複程序
撰文:羅家晴
出版:更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今日(16日)召開記者會,就北部都會區、土地發展提多出項修改法例建議,包括檢討城規會職能及條例、減少重複程序加快審批,合併重覆公眾諮詢等,壓縮土地規劃流程,目標是將生地變熟地的程序,由現時8至10年,減少至3至5年。
對於特首早前提出重組政府架構方案,包括將運輸及房屋局分拆為兩個政策局。劉國勳認為,重組政府架構只能解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未能解決程序重複、過多無效的公眾諮詢,以及土地開發繁複的情況,強調只有修例才可以加快土地開放程式。
+2
倡刪除重複公眾諮詢 重組土地發展體系架構
劉國勳在記者會上提出六大建議,包括應由政府主動統籌土地發展項目、檢討城規會職能及條例、提升土地用途、減少重複程序加快審批、善用私人市場力量及針對北部都會區發展,完善收地賠償機制。
在檢討城規會職能及條例方面,劉國勳認為現時城規會委員來自不同背景,審議申請時欠缺客觀準則,建議訂明城規會職權範圍。他又提出劃一公私營用地申請程序,建議私人用地的申請毋須再經「修訂」及「核准」兩個程序,因二者有相似之處,可改由政府部門初步審視後,直接進入制定圖則。
至於如何減少重複程序,劉國勳建議可改善公眾諮詢方式,合併重複的諮詢程序,同時重組土地發展體系架構,如在修訂圖則申請的同時,可同時展開環境影響評估、道路工程刊憲等程序,預計可由8至10年,縮短到3至5年。
劉國勳又指,為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可完善收地賠償機制,劃一以「甲區」賠償率,減少收地補償爭議。同時他認為可仿傚新加坡的「白色用地」,增加經常准許的土地用途內容。他相信,若有關建議獲採納,北部都會區可由政府預計的20年,加快至10年完成,15年後已可成熟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