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新界北辯收地擦火花 沈豪傑質劉國勳:居民不滿政黨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立法會選舉本月19日舉行,參選新界北地區直選的「香港新方向」張欣宇、民建聯劉國勳及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今早(1日)出席電台論壇。提名張欣宇的選委、港交所前總裁李小加近日提出以「一港兩制」發展北都會成為焦點。張欣宇強調,在討論階段可多運用想像力,未斷言是否可行。

劉國勳強調,發展時可吸納內地的優良政策,但毋須「一港兩制」;沈豪傑則表示,只要按發展藍圖處理即可,憂慮推「一港兩制」或令法律上面對困難。

劉國勳在論壇上多次針對張欣宇發問,首先批評張政綱提出以1300多元一呎收地,又稱要收回2600公頃土地,需要3千多億元公帑,比起張所估算北都會的發展成本更高,質疑他連自己政綱都「計錯數」,如何令人信服。張欣宇回應時,強調有關建議重點是發展的概念,並非「數字遊戲」。

民建聯一直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興建公營房屋,重建輪候冊市民「三年上樓」的希望。

討論收地擦火花 沈豪傑質疑劉國勳無幫小業主

獲不少鄉事派支持的沈豪傑問劉國勳,是否倡議使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土地發展。劉國勳回應指,主要倡議收地作公共用途,例如興建公營房屋,而收地也有原址換地等安排。沈再質問劉國勳有否問過相關業權人,又稱政府的「4萬呎原址換地計劃」只對發展商有利,因為超過4萬呎的土地只有發展商擁有,反問小業主如何是好。

劉國勳回應指,新界東北自從民建聯介入收地後,不少市民都感到滿意,得以在區內安置。沈豪傑質疑,受影響居民只有三分一成功「上樓」,餘下不少居民對政黨相當不滿,徬徨無助。劉續解釋,新界東北分為第一期及第二期發展,不少居民只是身在未被發展區域,留了下來,自己有定期與他們開會,再質疑沈豪傑有否參與每次開會。沈聽後回道:「我只是小小區議員,你是立法會議員」。

沈豪傑張欣宇倡小班教學 劉國勳促完善人口政策

沈豪傑提到自己中學至大學在外國就讀,相信小班教學有好處,目前首要保住學校及教職,應大力推行小班教育。他亦提到區內很少直資學校及國際學校,元朗更完全沒有國際學校學位,強調區內應加強這些教育,未來更應考慮吸引大學落戶,例如外國及內地的大學。

北區學校有不少跨境生,但因疫情未能來港上面授課。劉國勳認為,該區應有跨境專網以免以影響北區學生學額,強調須透過完善人口政策,再將教育資源分配。

張欣宇表示,教育資源須視乎長遠人口發展而定,提到區內可先行小班教學,料未來有一定需要,不應短期殺校。沈豪傑補充,理解家長有追逐名校心理,認為北都會學校應發展特色,培育不同人才,例如STEM教育,強調最重要是多元化。他亦提到體育都是很好的發展機會,自己擔任不少體育會要職,認為體育產業化,與學校自小培訓學生有相互作用。

另一參選了新界北地區直選的曾麗文,表示未能出席今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