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强倡以賣地條款規管納米樓 盧偉國反對修訂 指漠視市場需求
立法會今天(14日)召開大會,辯論由建築、測量、規劃和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提出的「改革房屋政策,解決住屋問題」議案,促請政府全面改革香港的房屋政策,切實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為市民改善居住環境及提升生活質素,並提出七項實體建議,包括制訂人均居住面積指標,讓港人「住大啲、住鬆啲」、制訂住屋開支佔家庭入息比例指標,使公私營房屋的樓價 和租金維持在合理及可負擔的水平等。
工聯會郭偉强提出修正案,建議在賣地條款訂定單位的最小面積及興建數量以規管「納米單位」,經民聯盧偉國不認同郭的修訂,認為透過人為手段壓抑市場需求和供應,是漠視市場對小型單位的需求,強調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才是治本之道。
謝偉銓促加快舊區重建 郭偉强倡取消居屋補地價出售
謝偉銓提出改革本港房屋問題議案,建議政府制定人均居住面積,希望市民能「住大啲,住鬆啲」,確保市民有足夠的基本生活空間,促政府收回或安排調遷富戶及寬敞戶單位,指部份公屋戶因經濟能力漸漸提高或子女搬走,成為富戶及寬敞戶,認為政府應盡快檢討,其他建議包括為多次於資助出售房屋抽籤中失利的申請者提供較高的中籤機會,及加快舊區重建等。他認為,政府應多管齊下,覓地建屋,改善納米單位頻生趨勢,指房屋供不應求嚴重影響市民生活質素、間接加劇貧富懸殊,增加社會怨氣。
郭偉强認同議案,應盡快實現提及的「三年上樓」目標,並提出修正案建議取消居屋以補地價解除轉讓限制的安排,防止居屋變私樓,又建議於賣地條款中制定最少面積與興建數量,以限制納米單位出現的趨勢。盧偉國反對有關修訂,認為透過人為手段壓抑市場需求和供應,是漠視市場對小型單位的需求,強調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才是治本之道。
工聯會再倡郊野公園邊陲建屋
郭偉强強調,不接受政府因「舊債未還,新債又來」而無視「三年上樓」的目標,促政府主動積極改善住屋問題。盧偉國促請政府主動作出全面規劃,多管齊下增加房屋供應,又提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建議積極重建舊屋邨,他認為建設新公共樓宇及重建舊屋邨,是兩個不同的大方向,兩個項目能夠並存,他又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將1,329公頃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改劃成住宅用地、大幅開發新界土地、加快開發邊境禁區用地、逐步開放沙頭角墟的舊區、引用土地條例收回新界棕地、與發展商合作興建小型廉價單位等。
柯創盛批評政府無清晰政策目標 「同鹹魚無分別」
民建聯柯創盛亦有提出修訂,他發言時表示,期望當局能制訂人均居住面積指標,並把讓港人「住大啲、住鬆啲」納入《長遠房屋策略》。他指,《長遠房屋策略》只提及房屋政策的遠景,並沒提及政策目標,形容「沒有清晰的政策目標,房屋政策只跟『鹹魚』無分別」,房屋措施與房屋政策便會失去方向。
柯創盛續指,若政策目標沒有寫進《長遠房屋策略》,沒有政策的載體,會令事件變成「你有你講,《長遠房屋策略》有《長遠房屋策略》做」,最後即使在10年後《長遠房屋策略》達到目標,但人均居住面積依然不變,認為當局若缺乏清晰目標,會令社會難以掌握和理解政府房屋政策,影響市民對政策的信心,懷疑政府施政能力,故希望當局為《長遠房屋策略》制訂明確的房屋政策目標,
民建聯議員劉國勳指出,陳帆並沒有正面就議案作出回應,並就議案提出指標及架構的重要性。他表示,明白當局定立指標的困難,但認為訂立指標正正是代表政府在對房屋政策及在房屋改革上的承擔。劉國勳引用深圳市近日推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應的若干措施》,指出期望當局能如深圳政府般,積極並願意承擔,提供指標及未來發展路線,否則議員難以進行監察。劉國勳又引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一例,批評政府建屋進度緩慢,是因部門與部門之間不協調,各自部門只着重自身,因此認同議案中需要重組政府架構及加強協調,以免阻礙香港房屋發展。
會議於下午6時許完結,明早續會,料表決議案和三項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