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整合通關「6部曲」 疫苗以外仍有一關鍵要素?
上周六(15日)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一名4歲男童確診新冠肺炎,然而港大經過分析後,指樣本並無新冠病毒的基因,懷疑樣本受感染,惹起「假陽性」疑雲;今日(20日)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則指,該名男童可能是「真陽性」。
目前最終結果仍然未明,但無論如何,本港疫情大幅放緩也是不爭事實,而如不計算上述存疑個案,香港已經連續27日無源頭不明個案,政、商界近日熱議是否已有足夠條件和內地雙向通關。
現時兩地通關仍未有時間表,但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表示,相信日後如能通關,接種疫苗也是一個基本條件。本文在此整理往後通關過後,可能需要面對的種種程序。集合多名政、商界人士的意見,認為現時「回港易」計劃下的程序,照搬到日後雙向通關即可,預料涉及至少6個步驟。
除接種疫苗外,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特別點出,要兩地真正通關,有一項條件也非常關鍵,那就是本港的「港康碼」盡快推出,而且系統須與內地「粵康碼」打通,否則即使通關也難以出行。
林健鋒:先從大灣區「商務氣泡」做起 再延伸至旅遊
林健鋒表示,目前暫未確認該名4歲男童個案是否「假陽性」,但無可否認,本港和內地的疫情也持續穩定,兩地抗疫工作的成效有目共睹,認為只要香港繼續控制好疫情,有信心通關可在短期內成事。他指,現時要談與內地「旅遊氣泡」可能牽涉的層面較多,比較困難,但認為如果將範圍收窄到「大灣區商務氣泡」,現時中港兩地的條件已相對成熟,可以商討。
具體細節方面,林健鋒建議政府可租用商業機構的直通車,運載合資格人士前往內地,指定須在7日內往返,提供「點對點」的服務;相關人士須在指定範圍內活動,也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這樣追蹤起來都容易一點。「一開始時配額不用太多,比如說一星期1,000個左右,始終是商務,用到的人不一定很多。如果之後兩地情況再好一點,可以再逐步放寬。」
下一步,林認為可推行「點對點旅遊」,開放指定的內地或澳門旅遊景點,讓港人短程旅遊,期間須在指定酒店住宿,同樣要在指定範圍活動。如果情況再理想一點,就可考慮延伸至內地其他低風險地區。他指,較早前向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大灣區「商務氣泡」的建議,對方的反應正面,相信她會繼續為香港爭取早日通關,但亦明白到要通關始終須雙方同意。他亦相信,只要香港疫情控制得好,內地方面也樂意和香港談通關安排。
廠商會史立德:爭取「點對點」大灣區商務氣泡
中華廠商會會長史立德亦指,「點對點」的大灣區商務氣泡是現時商界的重點訴求,認為已打兩針、產生抗體的人士,如能免檢疫往返大灣區城市,對重啟經濟有相當的幫助。他建議,初期的名額可在每日300至500個左右。史立德指,已向政府反映上述建議,官方目前的態度是「會積極研究」。
「熔斷機制」可行?
前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昨日建議,在兩地通關後,政府應仿傚航班「熔斷機制」設立指標,若有一定數目的確診個案則暫停通關。據了解,此建議亦獲不少政商界人士認同。
其中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資深建制派表示,同意在通關後須設「熔斷機制」,在指定日數內,本地源頭不明個案達某個數字,兩地政府必須即時商討是否叫停,「例如每14日,不多於5個,或者10個(本地源頭不明個案)?有個具體數字,機制更有透明度。」
通關涉及「6部曲」
待日後談妥通關,就需注意前往內地的具體步驟。目前通關未有確實時間表,故討論通關程序可能言之尚早,不過亦有其他先例可循。
現時要循「回港易」從內地、澳門回港免檢疫,要先滿足指定條件,例如在回港前14天不曾到過香港、廣東省或澳門以外的地方;是香港居民;持有獲粵港/港澳兩地認可的醫療機構所發出的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的報告(抵達的3日內),等等。林健鋒認為,雙向通關後,使用「回港易」的條件和程序大體可以「照搬」,只不過條件上,可加入「已接種指定疫苗」。
筆者綜合林健鋒的建議,並參考現時「回港易」的程序,日後如中港兩地雙向通關,使用的程序大致上有6個:
- 接種兩劑疫苗,並已過14天
- 通過網上系統預約日期和指定口岸
- 收妥確認短訊
- 過關前24小時內,將該陰性報告、疫苗接種紀錄傳送到電子健康申報系統,取得綠色二維碼
- 過關
- 使用健康碼程式,在指定區域內停留
指健康碼系統必先互認 否則通關亦難以出行
不過林健鋒提醒,要與內地雙向通關,除接種疫苗外,也有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本港的「港康碼」,須盡快與內地的「粵康碼」打通系統。他解釋,現時在內地要使用當地的健康碼程式,否則連出行都成問題,因此系統必須先打通,讓內地也可得悉本港使用者的健康資訊,通關才有意義。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去年曾表示,香港健康碼在技術上已準備好,疫情放緩就可推出。不過林健鋒指,至少現時仍未聽到政府方面公開宣布系統已打通,因此認為政府必須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