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改制|大埔北區突設分區會 17人為區選敗將 疑鋪路晉身選委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北京出手改革香港選舉制度,其中選舉委員會大洗牌,全數區議員選委遭刪去,改由港九新界「分區委員會」及地區滅罪、防火委員會頂上,合共佔156席,絕大部人士為建制派。
屬民主派的大埔區議會副主席劉勇威今天(7日)在社交網頁發文,指過往因歷史原因未有設分區委員會的大埔和北區,民政總署突然公布兩區的分區委員會委員名單。
翻查名單,大埔37名分區委員中,12人為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敗選者,當中5人為去屆區議員。至於北區分區委員會,5人為區選敗將,當中4人本身是區議員。

胡健民續租位於廣福邨的辦事處。(蔡正邦攝)

根據政府公布分區委員會名單,大埔分為「大埔南」和「大埔北」兩區,共委任37名分區委員,12人為區議會選舉敗選者,包括民建聯胡健民、葉俊傑、胡綽謙、經民聯陳灶良、羅曉楓、新民黨劉文杰、新社聯余智榮等,其中5人為去屆區議員。

北區分區委員會方面,分為「龍山」和「鳳水」分區,共委任43名委員,其中5人為區選敗將,包括民建聯曾興隆、姚銘、廖興洪、潘孝汶及工聯會黃宏滔,除了廖興洪外,其餘4人也是去屆北區區議員。

劉勇威(廖俊升攝)

劉勇威:歷史原因過往無分區委員會

劉勇威指,大埔和北區因歷史原因,過往並無分區委員會,惟近日突然出現「大埔分區委員會委員」名單,他批評政府邀請一群區選敗將加入委員會,目的架空區議會。

劉勇威又斥,兩區分區委員會於近月才成立,惟「作嘢寫2020-2022年度」,「好心啦,明明啱啱呢個月新起,都2021啦,20咩20丫,慳啲啦」。有一名曾任沙田分區委員會的委員在劉勇威的帖文,稱當時自己在馬鞍山做校長,曾加入沙田分區委員會,當時自己以屋苑業主委員會身份,問政務署為何大埔沒分區委員會,惟「得到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

劉勇威傍晚在社交網站發文,發現民政總署網頁隨即大埔及北區分區會的任期,將「2020-2022年度」改為「2021-2022年度」。

民政總署:委員來自各階層「用人唯才」

民政事務總署回覆《香港01》查詢時表示,收到社會上對於此兩區增設分區委員會的訴求。經考慮相關意見和作出檢視後,政府決定由2021年4月1日起於大埔區和北區成立分區委員會。此後,全港18區均設有分區委員會。分區委員會數目由67個增至71個。

新成立的分區委員會有4個,分別為大埔區的「大埔南分區委員會」和「大埔北分區委員會」及北區的「龍山分區委員會」和「鳳水分區委員會」,於4月1日成立,任期由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

民政總署指,分區委員會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根據現有機制,政府委任分區委員會委員的原則是「用人唯才」,並考慮多項因素,包括有關人士的才幹、專長、經驗、誠信和參與服務社會的熱誠,以及充分兼顧有關組織的職能和工作性質等,從不同途徑吸納有志服務社會的合適人士。

前年區議會選舉,民主派贏得逾380席,其中在大埔區更全取19席,同時北區在取得過半數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