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改制|曾參選2012特首選舉 何俊仁:改制後再無有意義競爭
全國人大今日(11日)通過有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其中選舉委員會人數將增至1,500人,將新增第五界別。行政長官候選人須獲得選舉委員會不少於188名委員提名,且上述五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參與提名的委員不少於15名。
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於2010年曾與中聯辦談判政改,其後放行方案於立法會通過,並於2012年取得188張提選委提名票入閘參選。他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到,事情發展到今日令人痛心失望,改制是「完全關閘」,日後特首選舉不會再出現有意義的競爭。同樣是188張提名票,他認為新制度下當年民主派可推舉一名候選人的情況不會復見。
如參選立法會都要五界別提名 「唔知仲選嚟做乜」
何俊仁表示,當年民主黨同意政改,將特首候選人門檻由100人提升至150人,因為起碼民主派都可以提名一位候選人,有一位代表到五、六成選民(民主派支持者)的候選人競選,尚且有「起碼的競爭」。可是如今這麽一改,在新制之下特首參選人在每個界別都要拿到15張提名票,而一些界別如工商金融界、新增的第五界別由人大、政協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組成,這些界別向來由建制派包辦,民主派現實上不可能拿到足夠提名,「人大政協冇可能拎到(提名),商界最多都係一、兩票,可以話(民主派)完全入閘無望,一個界別都足以DQ你」。他指,日後就連入閘參選特首,都要經過重重篩選,「用我哋十年前講法,即係曾鈺成對曾德成、范徐麗泰對譚惠珠」。
何又表示,目前不確定日後立法會選舉是否也要五界別提名,但如果屬實,連參選立法會都要向人大政協拜票,「如果選舉制度去到咁屈辱,(民主派)就真係唔知道仲參選嚟做乜」。他指,他所了解的民主黨向來會兼顧現實,當年放行政改通過,因當時未觸及他們一些根本原則。可是如果日後連參選立法會都要一跪再跪,捨棄基本原則,變成中央可實質控制的人,「(如果仍參選)咁仲搞民主黨嚟做乜,不如解散咗佢,做民建聯好過」。
▼現時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4大界別▼
「所謂漏洞就是他們會輸的選舉」
何俊仁估計,促成今次中央改制的最大原因,不是修例風波,而是2019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令北京顏面盡失。「可能計過條數,大灣區投票都未夠贏,選票做手腳又好難冇人發現,所以直接用政法系統改制度」。他又指,可能在北京眼中,所謂「制度漏洞」就是一個他們放心不下、可能會輸的選舉。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民主派參政空間將會收窄,而民主黨雖然未有正式討論,但羅健熙指,不少人參選意欲「遠較兩三個月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