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回應司法改革 馬道立指要有理據:贏不到官司就要改革非好理由

撰文:彭焯煒
出版:更新:

近月不少涉及反修例示威的案件判刑引起爭議,建制派連日提出要進行「司法改革」,例如參考英國設立量刑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早前亦引述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烈顯倫指,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
即將卸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馬道立今日(5日)會見傳媒,多次被追問司法改革問題。他表示,司法機構並非反對改革,若有改善空間一定會跟進,但認為提出改革者須有細節、理由及理據,「如果說我不喜歡你今天的判決,想次次打官司時都一定要贏,如果不能贏才要改革,這不是特別好的理由,很多市民會覺得很難接受」。

+1

馬官:不喜歡判決就指「法治已死」 難以接受

馬道立在記者會開場發言時主動提到,有評論指香港變了很多,但強調司法機構的態度不變,法治作為香港社會的基石,期望社會需要尊重司法制度及法治。

如果說我不喜歡你今天的判決、昨天或明天的判決,所以你要改革,這不是特別好的理由,很多市民都會覺得很難接受。
馬道立評司法改革

馬道立指,最近聽到很多人說司法機構需要改革,「司法機構立場不是說是反對的,因為如有地方我們可改善,我們一定會跟進,這是我們很多年前的立場已提及過」。但他強調,「如果你說改革,要提及細節、理由及理據,為何及在哪裡需要改革,如果有細節我們一定可以研究,但如果說我不喜歡你今天的判決、昨天或明天的判決,所以你要改革,這不是特別好的理由,很多市民都會覺得很難接受。如果你意思是,次次想打官司時都一定要贏,如果不能贏才要改革,這不是特別好的理由。」

他強調,任何人都可批評司法機構工作,但必定要有理據,認為若有人只單純不喜歡法庭判決就指「法治已死」,他難以接受。

回應烈顯倫:法律很複雜 需參考其他普通法地區案例

對於終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早前談及司法改革時批評,法院「盲目固守一些難以理解、生搬硬套的道德概念和法律技術,並以此落實人權保護」,馬道立只回應說,法律有時是很複雜的事情,所以要參考其他同樣實行普通法地區的案例及做法,但他不欲評論烈顯倫其他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