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智庫編撰《香港志》 陳智思否認有政治目的:不干預內容

撰文:羅家晴
出版:更新:

由團結香港基金牽頭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在去年開始編纂本港地方志《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今天(28日)正式出版,共有53萬字,涵蓋7,000年前新石器時期至2017年7月1日的多項大事。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特首林鄭月娥及中國地方志領導小組組長謝伏瞻等在記者會上透過短片發言。董建華表示,《香港志》是準確、客觀、系統全面記載社會風貌和時代變遷,強調「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不可分割的命運相連」。他又指,《香港志》可讓大家深入了解香港前世今生,配合一國兩制給予香港的優良條件,一定能啟發港人,「為香港譜寫更輝煌的新篇章」。
被問到《香港志》是否要重寫歷史以及如何處理敏感議題,如六四事件等,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行會召集人陳智思否認志書有政治目的,又指編纂工作由專家、學者主導,他不會干預志書的內容。陳智思稱有問特區政府的意見,強調不會照單全收。

陳智思否認志書有政治目的,又指編纂工作由專家、學者主導,他不會干預志書的內容。(香港地方志中心提供)

林鄭:能讓年輕人了解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

《香港志》共分成10個部類,包括大事記、自然、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一共66卷,近300個單元。全書約2,500萬字,平均每卷35萬字,將在2027年前陸續出版。其中政治類別有14個章節,包括香港割讓、租借與爭議、法律與司法、社會運動及香港與內地政治關係等。

其中林鄭和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同為名譽贊助人,林鄭在短片中表示,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強調香港歷史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相信《香港志》能讓年輕人了解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的關係。

記者會後,中心首席召集人李焯芬及召集人丁新豹(右五)、梁元生(左二)、冼玉儀(左一)及劉智鵬(左四)等多名學者再向記者詳細解釋《香港志》的編撰情況。(羅家晴攝)

需耗八億經費 獲賽馬會撥款贊助

陳智思稱,中心編纂《香港志》時,會從學術角度收集處理資料,強調會恪守「以史為實、述而不論」的原則。他預計整個修志工作需耗7.8億經費,其中七成用以編撰和印刷、出版、發行。陳智思又指,《香港志》編纂工作獲賽馬會撥款贊助,現已籌到三分一經費。

對於有報道指《香港志》以主權移交形容香港回歸後,受中聯辦壓力而修改字眼,香港地方志中心總裁林乃仁稱不屬實,強調絕無此事。志書提及1997年7月1日,就以「國家主席江澤民致辭,標誌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形容香港回歸一事。

此外,《香港志》就未有詳細提及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的情況,僅提及當日香港有20多萬市民參加靜坐活動以及有100萬名市民參與支聯會舉辦的歷時六小時港島環市大遊行。

陳智思稱,中心編纂《香港志》時,會從學術角度收集處理資料,強調會恪守「以史為實、述而不論」的原則。他預計整個修志工作需耗7.8億經費,其中七成用以編撰和印刷、出版、發行。(香港地方志中心圖片)

稱《香港志》完全無政治色彩 沒意圖要「洗腦」

記者會後,中心首席召集人李焯芬及召集人丁新豹、梁元生、冼玉儀及劉智鵬等多名學者再向記者詳細解釋《香港志》的編撰情況。丁新豹表示,過去香港歷史只偏重數方面,如社會史的議題較多人研究,但部分議題如香港法律歷史等就無人處理,故《香港志》期望補充過往較少涉及的範疇,涵蓋自然歷史、考古、經濟及政治等範疇。

被問到香港地方志中心由團結香港基全牽頭,有外界質疑修志原因是為「漂白」和重寫歷史。中心總監林乃仁稱,《香港志》主要由學者牽頭負責,擁有編輯自由,最重要是「述而不論」,強調不會評論對錯,完全無政治色彩。林乃仁強調,整個過程都是由委員會共同研究,完全沒受任何左右,亦沒意圖要「洗腦」,全是一個歷史文化工程。

召集人劉智鵬稱,過去香港人對香港不認識,但其實香港與周邊地方千絲萬縷。他認為香港不只是中國的領土,更是與世界接駁。劉認同現時香港歷史工作著重本土,忽略與中國的關係,強調研究歷史兩地的關係都是重要。

召集人劉智鵬(左)稱,過去香港人對香港不認識,但其實香港與周邊地方千絲萬縷。(羅家晴攝)

《香港志》涉獵香港史範疇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