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半山手記|建制打網戰變財路 前小花區議員月入高過立法會議員

撰文:羅堃怡
出版:更新:

建制派經歷去年區議會選舉重創後,深刻體會到網上輿論戰的重要性,於是爭奪民意的工程焦點亦開始轉變,由俗稱的「落地」(地區)改為「上網」,不少陣營內悍將紛紛轉戰YouTube做KOL(Key Opinion Leader)。在一批有建制背景的KOL和YouTuber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之際,同時意外發現了一條「新財路」。

政治人物經營YouTube頻道和個人Facebook專頁乃大勢所趨,去年的反修例風波中,民主派陣營以鋪天蓋地的文宣攻勢,成功搶佔輿論陣地。而民主派陣營以往有不少成功的KOL,例如「鄺神」鄺俊宇的YouTube頻道有15萬位訂閱者,觀看次數至今達14,814,917次。

經歷反修例風波加上區議會選舉失利後,建制派開始積極經營網絡勢力,累積網軍壯聲勢。日漸冒起的KOL人數也不少,其中一個標誌性現象,連建制最大黨民建聯的掌門人李慧琼,近日亦已加入戰陣,新建的YouTube頻道目前累積有6900 位訂閱者,觀看次數有374,825次。憑出位言論突圍而出的新界西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有1.3萬位訂閱者,觀看次數334,697次。立法會議員陳健波YouTube頻道的總觀看次數亦有3,350,185次。

而自2012年經營YouTube至今的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更加利害,有12.5萬位訂閱者,觀看次數有近二千萬次,冠絕建制派立法會議員。

而堪稱建制陣營KOL中最突出的網上紅人,必定是新民黨的李梓敬。目前,他的YouTube頻道已經有25.6萬位訂閱者,觀看次數接近四千萬次。

漁農界何俊賢YouTube頻道開始「有錢收」?

建制打網絡戰本純粹為了爭奪網上話語權,但竟意外掘出一個「大金礦」——YouTube分紅。在 YouTube 賺取收益有好幾種方法,包括廣告收益、頻道會員支付月費、粉絲購買超級留言與超級貼圖等。當然YouTuber必須先達到一定的訂閱人數和觀看次數才能開始與YouTube合作「揾真銀」。近日沙半山在政圈聽聞,有傳在YouTube有3.66萬位訂閱者的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其YouTube頻道已開始「有錢收」。

大發「意外之財」的還有一位前「小花」區議員,「上線」未足一年就坐擁近23萬訂閱,就是工聯會陳穎欣。當年工聯會派出年輕小花陳穎欣,惡戰資深「地膽」馮檢基,對手地區工作紮實,初次參選的她積極展開街坊服務,最經典連上門滅蟲除蚤也親身上陣,最後以些微票數之差險勝當選。至去年區議會選舉大變天,陳穎欣亦隨時勢逆流被沖走議席。陳穎欣在區議會選舉失利之後,化身YouTuber,不時發表「出位」評論,加上外形在一眾「深藍(男)」KOL中屬亮麗,至今其YouTube頻道的觀看次數超過二千九百多萬,數字增長十分驚人。以她YouTube頻道目前的訂閱數、影片的按讚跟互動數來看,收入估計相當可觀,盛傳其月入堪比甚至已超越立法會議員。

現時立法會議員酬金每月10萬1千元,區議員每月酬金33,950 元,難怪有地區人士笑言,「小花」們在網絡世界大紅之後,或有意轉做全職KOL,未必再戀戰區議會。

+3

李梓敬:KOL職業壽命比藝人更短暫

要完全轉型做YouTuber,單靠「講政治」是否就能賴以維生?新民黨李梓敬在接受《香港01》記者採訪時表示,YouTube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台,不過,他個人對以YouTuber作為職業有保留。他指,KOL的職業壽命比藝人更短暫,加上與政治話題相關影片的觀看次數,在去年6月後才有爆炸性的增長。他認為是修例風波,令大眾對政治的興趣熱度升溫,局勢平靜之後未必會再如此高漲,政界KOL的人氣可能會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