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研: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僅5.7分 創1997年來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6月16日)公布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結果。結果顯示,「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達8.6分,創去年來的新高;「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則只有5.7分,創1997年8月以來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表示,近日社會上有關注,指國安法實施後民調工作能否繼續下去。他指,自己的原則很簡單,會「假定無罪」繼續做現時的工作,如果有人認為他犯法,麻煩向他仔細解釋,他不會自行審查配合。
民研計劃於6月1日至4日,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成功訪問了1,002名香港居民,具體指數會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的年齡、教育程度及經濟活動身分等因素作加權調整。
最新結果顯示,以沒有涉及身分對立問題的獨立評分計,無論是按認同感、重要性或認同指數排名3項數據,「香港人」身份認同感均繼續排行第一位,之後是「亞洲人」、「世界公民」、「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其中,「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達8.6分,創2019年6月以來新高;「亞洲人」身份認同感為7.8分;「世界公民」身份認同感為6.9分;「中華民族一分子」為6.2分,創2007年6月有紀錄以來新低;「中國人」為5.7分,創1997年8月以來新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為4.9分。
在單項選擇方面,自稱為「香港人」的受訪者有50%;「中國人」有13%。有11%人自稱「香港的中國人」、25%自稱為「中國的香港人」。
因此,共75%人認為自己是廣義的「香港人」(回答「香港人」或「中國的香港人」者);24%人認為自己是廣義的「中國人」(回答「中國人」或「香港的中國人」者)。
以年齡細分,18至29歲受訪者中,有81%自稱為「香港人」,30至49歲為61%,50歲以上則有33%;自稱「中國人」的受訪者,18至29歲有4%,30至49歲有5%,50歲以上有20%。
學者:建構身份認同 單方面灌輸作用不大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濬靈指出,身份認同可以按時間改變,「自己是什麼人」的問題,不單純是一個客觀事實的認知,而是包括情感上選擇。而身份認同,最後又會驅使個人去做一些不同的行為。學術上,影響身份認同的因素主要有4大項,包括在什麼地方出生、長大、受教育;文化語言的認同;集體回憶;共同的價值觀。
他指,香港人和中國人本身兩者身份不一定對立,理論上是共存,但在市民的意見上,開始見到對立之跡象,亦即兩者呈反比。另外不只是年輕人,就連成年人,即30至49歲一群,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都出現明顯的下跌。
陳濬靈指,現時是多元社會,思考身份認同時,不可能只要求別人「認知」自己是什麼人,更重要的是從情感、動機上支援,給出原因,為何要認同某種身份。他表示,近年政府不斷嘗試灌輸國家觀念,但明顯並不成功,這不只出現在年青人上,成年人也是。他認為,身份認同不可能只是「灌輸」所謂「客觀的信息」。
鍾庭耀:民調繼續做 不會主動審查配合
鍾庭耀其後表示,近日有不少朋友關心,在目前的時局下,《國安法》即將實施,民調工作可能觸碰到一些敏感政治議題,有沒有受到考驗。
他指,過往負責做調查、投票等工作,考慮只有兩個:一、法律框架如何改變。他會「假定無罪」,所有他認為有意義的工作都會繼續做,如果有人認為他犯法,就明確向他表示有什麼地方犯法,自己不會做審查主動配合;二、民間社會還是否接受他的工作。他指,民調這回事的確不是100%純學術的事情,因為總需要市民支持,工作才能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