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香港民研:「復聚指數」40.2分 市民重新聚會意欲急升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27日)發表「疫後復常指數」最新數字,以100分為滿分計,「復工指數」為33.5分,「復課指數」為20分,「復聚指數」是眾指數中最高,有40.2分,比上星期的27.6分急升,數愈高代表市民愈希望該項目回復正常。
民研行政總裁鍾庭耀指,即使最高的「復聚指數」仍不過半,即支持解除限聚令的市民不過半。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指數有助政府、議員參考民情對防疫措施的看法,希望民間有更多類似研究。他認為,5月7日前有否本地新冠肺炎傳播鏈,將是考慮放寬部分防疫措施的標準,但強調應逐步放寬,又認為絕不應該放棄入境管制措施,以盡量避免再有病毒從外地流入香港。

就未來一個月認為自己有多大機會感染新冠肺炎的數字,5成半隨機受訪者及6成3自願受訪者認為少於5成機會感染,1成多人認為5成,而認為高於5成的,只有少於10%。(盧翊銘攝)

市民相信感染風險下降 對港府滿意度增

香港民研亦公布了4月14日到4月24日的社區健康指數,當中包括兩個群組成員,分別為隨機的885人代表組群樣本,以及9073個自願參與計劃的自結組群樣本。

就未來一個月認為自己有多大機會感染新冠肺炎的數字,5成半隨機受訪者、6成3自願受訪者認為少於5成機會感染,1成多人認為5成;認為高於5成的,只有少於10%。與過去比較,香港民研數據經理戴捷輝指,兩個群組認為自己會感染的數字都有所下降。

鍾庭耀指,今次推出的4個指數項目,是4月27的指數,而由於研究是由本月22日開始,現已可看出數據上一定變化。他表示,近日零感染日數增加之下,各項指數都會向上升,反映了民情上正常的心理變化。他相信,可能有市民會認為「限聚令」在執法上,對市民生活多了限制,包括認為警方使用「限聚令」應對示威活動,或許會因此希望限聚令盡快取消。

香港民研行政總裁鍾庭耀指,即使最高的復聚指數仍不過半,即支持解除限聚令的市民不過半。(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五成人不滿政府抗疫表現

至於對港府在肺炎表現的不滿度,代表組群不滿度50%,自結組群61%,兩個群組比上次調查的不滿度都明顯下跌,而滿意度有明顯上升,代表組群31%,自結組群29%。

而問及市民有多不滿世衞的表現,代表組群為52%不滿,滿意度25%;自結組群 65%不滿,22%滿意表現。戴表示,今次結果不滿政府表現的數字,是過去調查以來最低一次,而滿意度亦是過去最多。

當嘗試將政府及世衞比較,市民對世衞的不滿率較高,滿意度則是港府高於世衞。

本身是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今次疫情不會到夏天即完結,不少學者都指出,疫情可能持續至疫苗面世才能解決。(資料圖片/勞敏儀攝)

傳染病專科醫生:疫情夏天不會結束 放寬措施參考有否傳播鏈再現

本身是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今次疫情不會到夏天即完結,不少學者都指出,疫情可能持續至疫苗面世才能解決。他強調防疫措施不能鬆懈,例如新加坡早期疫情不算太差,但隨外勞群組出現,確診數字現已遠多於香港,因此需要警醒,如果本港社區的個案再開始增多,防疫措施推出一定要快、狠、徹底。

對於本港未來在疫情上有何風險,曾祈殷認為主要在於外地入境人士及康復患者的復陽情況。故入境口岸的措施方面一定要有足夠資源,而康復病人離院後亦應繼續隔離,要有計劃基於何種準則才可讓確診者出院離開。

曾祈殷相信,本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不可能連續28日沒有輸入的確診個案,故他認為可以5月7日前,有否大型傳播鏈再現,作為參考是否放寬措施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