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今開特別行會商防疫新措施 傳「落猛藥」禁多人聚集

【政圈風聲】今開特別行會商防疫新措施 傳「落猛藥」禁多人聚集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全球爆發,全港嚴陣以待,盛傳今日(26日)下午政府將召開特別行政會議,商討最新防疫措施。
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將會禁止全港約8,600間持有酒牌食肆賣酒和供應酒類飲品,然而消息一出多名行政會議成員均提出質疑,政界估計計劃泡湯機會甚高,代之而起的是有人建議禁止多人聚集,有關措施已獲多名行會成員背書,惟執法難度不低。

林鄭周一提出「禁酒令」 行政會議成員紛反對

林鄭周一提出「禁酒令」之後,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葉劉淑儀提出質疑,認為措施不是直接針對人群聚集,有機會引來司法覆核挑戰。湯家驊提出禁止4人以上聚會,另一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更表示,要停止酒吧營業以及禁止婚宴。

此外,行政會議成員、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憂慮,「禁酒令」將導致業界無力經營,促請政府如推出這項措施,就要提供合理賠償。

+11

「曲線防疫」問題多多 勢有大量質疑和挑戰

禁酒令的確會引來很多問題。林鄭原意是酒吧飲酒時會除下口罩及交談,是高風險行為,但飲酒本身非傳播途徑,禁止賣酒及提供酒類飲品「曲線防疫」,的確較容易引來司法覆核。

況且,飲酒不一定是幾個人圍在一張吧枱攀談,也可以一個人在食肆吃飯時,獨自飲一枝啤酒。這種情況下飲酒與獨自外出吃飯相比,理論上風險不會特別高,但如果推行「禁酒令」,這種情況亦已經犯法,勢必引來大量質疑和挑戰。

傳染風險在於客人之間的社交距離 而非飲酒

此外,林鄭表示酒吧不賣酒「可以做其他嘢」,指很多酒吧都有食肆牌,言下之意可以轉為食肆。但酒吧的風險不在於飲酒,而是容易讓人有較密切接觸的環境。舉例說,酒吧的高身金屬枱較一般食肆餐枱為細,如果轉為食肆而讓多於一個客人在同一張枱上吃飯,社交距離明顯不足。因此,禁酒其實不是有效防止疫情擴散的重點,反而是要限制各種食肆的客人之間距離,才能有效做到食肆內防疫。

+2

限聚集人數要港人高度自律

至於禁止4人以上聚集,湯家驊指原因是香港主要是4人或以下家庭,禁止4人以上聚集既可以讓一家人外出吃飯或活動,亦可以避免過多人「搭枱」造成傳播風險。

這項措施原意是好的,但需要香港人高度自律。近日個案所見,總會有一些市民「唔聽話」,沒有跟隨指引在家居防疫,單靠市民克制實在難以放心,派員巡查或靠市民舉報在所難免。

大致來說,執法上將面對以下難題。第一,全港大量食肆、會所、公園及其他設施,需要龐大人力物力去巡查。第二,當中如涉及私人會所甚至私人住宅單位,巡查人員是否有足夠權力突擊搜查及檢控。第三,市民通報聚會個案,如果數量太多,當中又包括誤報,是否有足夠人手處理。林鄭今日召開特別行會,料會商討如何解決有關執法問題。

停堂食允外賣 一減聚集二可醫肚三有收入

有政界人士表示,政府要降低市民互相傳染風險,其實可參考商界一些做法,當中已經摸索出一套較好的食肆防疫方法。例如麥當勞周三(25日)起,晚上6時後不提供堂食,只提供外賣自取及麥麥送訂餐服務。大家樂集團亦宣布,今日(27日)起大家樂、一粥麵、米線陣及Oliver's Super Sandwiches各分店,晚上6時30分後不設堂食,只提供外賣服務。

這樣做可以令各方受惠。一來不設堂食可以有效減低食肆內傳染風險,二來「無飯」市民仍可以買外賣「醫肚」,三來食肆又不至於斷生意,仍然保持外賣收入。

+16

該人士說,政府可以仿效商界,先推行指定日期內食肆不設堂食,如成效好或者疫情轉為更嚴重,甚至可以改為指定日期內全日不設堂食,以進一步降低風險。

外賣引發環保災難? 可乘機推廣走塑及環保餐具

至於不設堂食會用大量飯盒,政府可以將「環保災難」視為機會,鼓勵市民自備飯盒讓食肆裝載食物,提醒自備餐具並在落單時說明不要餐具,同時推廣「走塑」外賣用品例如紙飯盒和木叉,或可以推動本港外賣用品行業長遠轉型為環保餐具製造商,化危為機。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