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人民日報微博評北京底線 港要改變對抗中國心態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引起北京關注,國務院港澳辦等相關部組多次發表言論,支持港府止暴制亂。
有言論指示威活動衝擊「一國兩制」,挑戰中央底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俠客島」今日(27日)發表文章,指出中央底線所在。

該文章題為《香港問題,北京的底線在哪?」引用了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系副教授閻小駿的著作《香港治與亂:2047的政治想象》,表示中國政治處理邊陲問題有五個原則,分別是領土統一原則、主權治權不可分原則、文化多元主義原則、地方自治原則,以及國家認同原則。

指京港能否建立互信 取決於香港建立國家認同

文章表示,香港是極為特殊的邊陲,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保證香港在「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這兩項原則。香港與北京之間能否建立信任,就取決於香港社會是否能夠建立中國的國家認同、接受國家的政治秩序、承認國家的管治權威、維護國家的安全利益,和尊重國家的代表標誌。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俠客島」文章認為,港社會需要改變自己面對國家主體政治秩序時的歷史優越感,和或有或無的不以為然心態。(資料圖片)

最新底線: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而中央對香港的方針與底線有幾次轉變。在毛澤東時期,對港方針是「長期打算、充份利用」。第二代領導層的關注則可概括為八個字:順利回歸、平穩過渡。

2003年之後,中央在港底線關切逐步發生變化,「十八大」之後,中央在港的底線已經全面轉變為以下三點: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文章認為,這三個要素,勢必成為相當長時間內北京研判香港局勢和調整對港政策的關鍵考量。

文章指出,唯有建立起中央權力與香港社會之間的高度政治信任,「兩制」之間的回旋餘地才會更大,「自治」空間才會更靈活,「港人治港」也才能落實得更有效。

而要構建新的政治信任基礎,關鍵在於香港社會能否在未來的時間裡與北京建立健康及良好的工作關係,當中有三方面觀念要改變。

香港要改變「優越感」 建立民族、國家自信

第一,香港社會需要改變自己面對國家主體政治秩序時的歷史優越感,和或有或無的不以為然心態。回歸後香港不應再是西方國家陣營的一員,而是標準的中國政治體系組成部份。

第二,香港社會需要改變或明或暗的、以「高度自治」來抵抗中國影響力、抵制北京管治的觀念和做法。

第三,香港社會有必要逐步建立起民族自信、國家自信。

文章引用北大教授強世功言論,稱「長期的殖民教育使得香港的部份精英以臣服的心態對西方世界全盤認同」。(資料圖片)

指輿論「逢中必反」 報道大量內地陰暗面

文章又引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的評論:「長期的殖民教育使得香港的部份精英以臣服的心態對西方世界全盤認同,喪失了對香港歷史進程的客觀判斷力、反思力和批判力。」

文章指出,香港「逢中必反」的輿論環境要有根本改變,指香港媒體以競相報道內地陰暗面為己任,「逢中必反」,「對內地各方面極盡妖魔化之能事」,又形容這種對主權國「轟炸式」的醜化報道世界罕見。

最後,文章指出《基本法》已經授權香港特區政府,按照自己的法治傳統度身訂做國家安全的立法,這一立法過程將由香港政府主導,展開廣泛公眾諮詢,並受到香港社會全方位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