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張炳良稱政府須放下身段回應市民 勿讓警隊成磨心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反修例示威浪潮逐漸升級至激烈的警民衝突,雖然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多番強調修例工作已經告終,但仍未能平息民憤。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今早(15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政府應思考如何全盤化解政治危機,切忌因民情逐漸升溫,便以「擠牙膏」的方式回應,而是比市民要求的條件「預期更多」地作出回應。

張炳良稱,政府與民眾溝通時,應用市民較易明白的字眼解說。(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在政府未有積極回應反修例示威人士的訴求下,市民在多區發起遊行,沙田區昨日在大遊行後,爆發激烈警民衝突,政府如何化解這場管制危機,政界甚為關注。

徹底檢討管治體制

張炳良今早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政府要全盤化解這場政治危機,並非與年輕人加強溝通就可以,而是要對現時的管治體制有徹底檢討。他稱,當局回應示威者訴求時,應比他們的訴求「預期更多」地回應,讓市民感受到政府「願意放下身段」,切忌因民情升溫,逐步以「擠牙膏」的方式回應,「既然知道是危機,就要徹底處理」。

被問到林鄭政府是否以「擠牙膏」的方式回應民情,他稱不想作具體評論。

林鄭月娥以「壽終正寢」來形容修例工作已經結束,惹起社會熱議。張炳良稱,政府與民眾溝通時,應用市民較易明白的字眼解說,但他明白政府在回應整體民情與抗爭者訴求時,難以取得兩者都滿意的平衡,「就算政府用『撤回』字眼,抗爭者或要求用『永遠撤回』。」

張炳良表示,政府需要重新出發,理論上管治班子可以有人事變動,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做法。但他認為,在修例事件上,若只由個別官員承擔恐怕有反效果,感覺是「政府交人出嚟」。張炳良認同需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他以當年「鉛水事件」為例,認為委員會可公允公開地調查重大社會事故,而非作政治調查。

警察不能處理政治問題

張炳良又說,感受到警隊前線人員的怨氣,明白警隊處於磨心位置。他指出,不論是修例事件或管沿危機,都是屬於政治問題,但警察不能處理政治問題,惟面對衝突需要執法時,警方是政府最依賴的一個部隊,成為政府於示威前線的唯一代表,故示威者向警察發洩,他希望政治領袖應該以政治方式處理問題,不要將警隊放在磨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