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移民加國前記者回港舉燭光 憂40周年無機會悼念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30名香港記者以文字寫下當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採訪學運的經歷,並輯錄成書,出版書籍《我是記者──六四印記》。
十多名有份撰寫書籍的記者今日(3日)出席新書發布會,細訴當年採訪學運的經歷,並分享對六四和民主自由的看法。
其中已移民加拿大的明報前記者黃漢軍特意回港,參與六四維園燭光晚會。他坦言在《逃犯條例》修訂下,香港的民主、人權情況只會愈來愈差,又直言「如果30周年唔返嚟(香港),我覺得40周年就未必有機會」。
《我是記者──六四印記》執行總編輯、在「六四」清場期間中槍的張結鳳表示,在統籌書籍和拍攝短片的過程中,曾聯絡過逾百名曾採訪六四的記者,其中有不少記者問及可否以筆名撰文,不過經過商討後,決定不接受以筆名撰文。
她指出,雖然當中不少參與計劃的記者,亦曾在《人民不會忘記》一書撰文講述經歷,但不少內容都是「新嘢」和「有料到」,例如時任《星島日報》記者蔡淑芳首次公開在六四凌晨於人民英雄紀念碑拍到的照片,照片拍到戒嚴部隊射擊紀念碑時產生的火花。
前記者:難忘20萬學生唱《國際歌》
新書發布會上,多名有份撰文的記者分享採訪經歷和對民主自由的看法。其中已移民加拿大的黃漢軍特意回港出席發布會,以及參與維園六四燭光集會。黃漢軍1983年入行,於《大公報》任職記者五年,其後加入《明報》擔任中國組資深記者。
1989年5月19日,黃漢軍與同僚抵達北京,入住北京飯店,恰巧當天,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戒嚴。安頓過後,他馬上到天安門廣場採訪,當時廣場上20萬名學生站起來高唱《國際歌》,這個畫面教他非常震撼,「20萬人全部一齊唱國際歌,我聽過好多次《國際歌》,但20萬人一齊高歌,我好震撼」。學運期間,他採訪過不少由學生發起的遊行,當學生們得悉他是香港記者,馬上協助他殺出重圍和採訪戒嚴部隊。
飯店內親睹北京學生中槍
6月4日凌晨,由於他早已回到飯店寫稿和發稿,當軍隊駛入廣場之時,他與其他記者無法步出飯店,但在飯店內仍親眼目睹北京學生中槍,「我哋成班(記者)都落唔到嚟,但都見到市民、學生喺我哋眼前中槍、心口、背脊出晒血」。
當天早上,他與其他記者抵達北京協和醫院,「一入到醫院,見到地下全部都係屍體,呢啲畫面係永遠難忘,係成日都會諗起」。黃漢軍說,當時看到一對母子以草蓆包著親人屍體,以木頭車把屍體帶回家。他慨嘆:「點解人可以死得咁無尊嚴。」
黃漢軍2003年移民加拿大,他今年赴六四30周年特意回港,參與六四維園燭光晚會。他坦言在《逃犯條例》修訂下,香港的民主、人權情況只會愈來愈差,又直言「如果30周年唔返嚟,我覺得40周年就未必有機會」。
30年過去,他仍為六四慘劇感到非常難過,但未曾為六四流下一滴眼淚,「可能到成功平反嗰一日,我會喊得好犀利,可能我就係等緊呢一日」。
「醫院看到幾百條死屍」
學運期間任職《星島晚報》記者的梁慧珉憶述,當時她只是出道兩年,軍隊清場之時,她以錄音機錄下坦克車、裝甲車和槍聲,也見到很多學生和市民被射殺。
梁慧珉與黃漢軍一樣,在清場過也到過協和醫院。她憶述當時在醫院看到幾百條屍體,有的頸部中彈,留下很大的血洞,故對於近年有人指六四無死過人,梁慧珉直言:「斬咗我個頭都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