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政治令狐沖 獲鄧小平接見 「雙查方案」影響深遠
查良鏞是本港文壇巨匠,在政壇同樣具影響力,回歸前曾在北京獲鄧小平接見,又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制小組港方召集人,而其聯同查濟民提出的「雙查方案」,更成為回歸後香港政制發展的藍本,惟因方案被指保守,背上「出賣民主」的罪名,當時引發學生到明報焚燒報紙抗議。可以說,查良鏞的政治歷煉猶如其筆下《笑傲江湖》的令狐沖,遇事隨心而行,既成為第一個獲鄧小平接見的港人,亦因看見「六四」天安門畫面而灑淚。
查良鏞創辦《明報》後,以反「文革」著稱,他多次在《明報》執筆為被打倒的鄧小平抱不平,為此查氏屢被左派文章「痛罵」,甚至有傳他上了極左派的暗殺名單,其後鄧小平復出重新掌權,查氏的政治命運亦出現戲劇性發展。
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身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單獨接見身為明報社長的查良鏞,查氏成為香港獲鄧小平接見的第一人。據報,鄧小平當日親自站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門口迎接,一見到金庸,即趨前去握着他的手,滿面笑容地说:「歡迎查先生回來看看。」又以「老朋友」來形容雙方關係,又自稱是查良鏞的忠實讀者:「你的小說我讀過,我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是歷經磨難才终成大事,這是人生的規律。」查良鏞後來經常向人津津樂道這次會面,又公開稱頌鄧小平是偉人。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及起草委員會相繼成立,查良鏞成為草委之一。1986,民主派牽頭提出方案,要求普選行政長官及1997年至少有半數立法局議席由直選產生,引起社會熱烈討論。當時,代表香港工商界的基本法諮詢及起草委員提出了另一方案,建議1997年後的行政長官由一個600人選舉團選出,這選舉團還會選出四分一的立法會議員,而立法會一半議席由功能團體選舉產生,直選則佔四份之一。
兩大方案爭持不下,身為草委的查良鏞與查濟民,於1988年11月拋出一個被認為是北京官方想法的「協調方案」,人稱「雙查方案」,建議法會分三屆發展到半數直選;第二任及第三位行政長官由800人組成的選委選出,被指「出賣民主」。而這兩點內容,後來真的成為1997年後特區政制發展的現實安排,間接左右了香港回歸後的政局。
此外,雙查方案建議,在第三任行政長官任內進行一次全體選民投票,以決定第四任行政長官是否普選,以及第五屆以後的立法會是否全面直選的提議。惟該建議最終未有寫入《基本法》內。
自「雙查方案」出爐後,《明報》連日發表社論為方案辯護,指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行政長官是直選產生。嶺南學院、理工學院及樹仁學院20多名學生到《明報》報社門外,火燒《明報》報紙抗議。
1989年北京頒布戒嚴令當日,查良鏞辭去《基本法》草委等職務,結束從政生涯。查良鏞在接受電視新聞特輯訪問時曾說,自己於六四事件發生前,一直敬佩鄧小平,亦支持他的路線。但當六四事件發生後,看到鄧小平在電視上出現感「震驚」,特別在電視上看到「鎮壓」情況,深感難過,他更於節目上灑淚。
查良鏞直指,事件是「絕對不應該發生的事」,他稱以前下意識會有想法是「這次事件非他(鄧小平)主動」,但在仔細了解鄧小平的個性,應知道他在政治問題上是絕不讓步。
他強調學生當時和平請願不應受到「武力鎮壓」,在當下認為「一定要抗議、反對」,故馬上決定辭去基本法草委、諮委職務。經六四後,他自己與政府就是「不來往」、「避而遠之」,亦不會出席慶祝回歸40周年的活動。
查良鏞亦在節目表示,自己對中共政權有所了解,因早前曾在《大公報》和《新晚報》做了約十年,1949年青時對共產黨存希望,認為能改革中國,但經過大躍進、人民公社感到失望,於《大公報》由開心到來,至失望離開。1959年,他辦《明報》,當時多次在評論支持港英政府,他在訪問中直指「商台林彬」遭燒死,下一個目標將會是他。
對於九七回歸後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他曾表示港人治港,自己管自己,香港也不應該干預中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