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新校委逾半為人大、政協 梁美芬:政商界威望和人脈才是關鍵
教育局昨日(27日)宣布行政長官李家超委任滙豐銀行主席王冬勝為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同時更換五名校委。新任六名校委中,有四人身兼港區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或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釋放了什麼訊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校委會的籌款能力很重要,並大讚王冬勝是「公職王」,有充足的金融經驗和公營機構管理經驗。而所謂「人大」「政協」身份,她坦言並非校委人選的決定因素,在政商界威望高,國際及內地人脈關係豐富,才是擔任校委的關鍵。
梁美芬:校委會籌款能力很重要
港大六名新任校委中,陳仲尼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施榮懷是全國政協常委,容永祺和王冬勝是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被問及上述身份是否選任港大校委的考慮因素,梁美芬認為不起決定性作用,「最主要係睇得高睇得遠」。她指,人大、政協相關身份是「荷蘭水蓋」,「係社會裡面活躍,獲承認都有機會做到」,不過要做校委,國際人脈關係豐富、與內地關係密切、公營機構管理經驗就更重要,現時人選已經是最好選擇。
梁美芬亦直指大學「搵錢」之重要性,「全世界嘅大學校長同校董會,除咗發展,籌款能力最重要」。她大讚王冬勝是「公職王」,金融經驗、公營機構管理經驗豐富,是港大校委會主席恰當人選。
法意比日韓等國大學 來港參與論壇
「大學校長高峰論壇2024」將於12月2至3日舉行,主題為「知識全球化」,重點討論人工智能發展與人文倫理及價值的共存,主辦方是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身兼創會主席的梁美芬今日(28日)向媒體介紹論壇時,指香港教育應有國際化的一面,活動將有11間內地大學及30間外國大學參與,包括來自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日韓及「一帶一路」國家,出席嘉賓除了大學校長,亦有專家學者、本科生及研究生。
早前(27日)審計署發表審計報告指,留意到社會不時對理大的開放校園政策表示關注,建議理大應繼續留意最新情況,並在適當時調整保安措施。理工大學則回應,無責任向所有公眾人士開放校園的全部範圍。
理大校園封閉 副校長:設施有限不宜過度開放
大學校園開放有限,會否影響校園開放形象甚至國際化優勢?梁美芬認為校園封閉和國際教育交流「完全無關係」。她指,理大的封閉是因為「黑暴」,屬於「特別歷史因素」,而現時遊客眾多,必須管理,否則學生會投訴,自己亦曾接獲大學鄰近街坊投訴,稱噪音過大。
有份出席傳媒簡介會的理工大學副校長楊立偉亦表示,校園內基礎設施有限,不宜過度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