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人文科少著墨世界觀? 蔡若蓮不同意:內容有人類命運共同體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開設小學科學科及小學人文科,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4日)說,小學人文科將以有系統地從小培養學生國家觀念,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局方會繼續與教育界及相關持份者緊密合作,提供適切支援,2025/26學年將有序落實有關課程。不過,新思維議員狄志遠認為課程對培育學生世界觀方面著墨不多,期望幫助學生認識國家同時,要有國際視野。
不過,蔡若蓮並不同意狄志遠的看法,指小學人文科其中一個範疇有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早討論小學科學科和小學人文科的開設及進展。蔡若蓮說,小學人文科將有系統地從小培養學生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落實愛國主義教育,亦會加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及對國家的認識,以在人文教育、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等範疇為小學生建立基礎,銜接初中及高中的學習。小學常識科分拆後的小學科學科及小學人文科,亦將屬於呈分試部分,於2026/27 學年的小五下學期開始落實。
選委界議員、嶺南大學副校長劉智鵬認同課程內容及方向,並提出應重視學生學習所得,而非未學的內容,期望令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愉快,同時令效果良好。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同意要課程內容包括身份認同,但認為培育學生世界觀方面著墨不多,期望幫助學生認識國家同時,要有國際視野。選委界議員、來自教育界的鄧飛關注,雖然提出課程日常以多元化評分,但「呈分試」部分採用筆試形式,最終令學校在家長等壓力下,會著重筆試內容。
蔡若蓮表明不同意狄志遠的說法,指小學人文科中其中一個範疇,包括「世界與我」的部分,有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當中沒有國界限制。評分方面,蔡若蓮表示,局方在可行情況下已增加20%「平時分」,希望鼓勵學校讓學投入平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