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 關於創團隊友與唱片工業概念專輯 Wish You Were Here
Pink Floyd 的1975年專輯《 Wish You Were Here 》面世45週年。作為取得空前成就的《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再下一城之作,《 Wish You Were Here 》繼續是由 Roger Waters 包辦歌詞創作的概念專輯,在他筆下有兩個主題:1. 從「缺席」( absence )這個題目而引伸到向 Pink Floyd 創團靈魂人物 Syd Barrett 致敬,2. 對音樂工業/唱片工業的批判。而由 Hipgnosis / Storm Thorgerson 操刀美藝設計的唱片封套,四幅圖片乃帶出了火、土、風、水的四大元素。
1973年春天,炙手可熱的英國前衛搖滾( progressive rock )名團 Pink Floyd 發表了其第八張專輯《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這不獨是一張驚世駭俗的曠世傑作、經典得無人不曉的劃時代概念專輯,同是也是樂隊在商業上的重大突破。然而有別於 Pink Floyd 以往每年發行一張錄音室專輯的多產作風,跟著他們並沒有急於帶來再下一城的專輯,畢竟經過《 Dark Side 》的空前成功,樂隊對於要灌錄新作也不敢輕舉妄動。隨著1974年的巡演在冬天完結, Pink Floyd 才隨即在1975年1月重返 Abbey Road Studios 閉門造車,為樂隊兩年來的新專輯動工。
而 Pink Floyd 繼《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後樂隊的第九張專輯《 Wish You Were Here 》,就在1975年9月12日面世。
作為《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的後繼之作,《 Wish You Were Here 》繼續是由 Roger Waters 包辦歌詞創作的經典概念專輯。在他筆下有兩個主題:1. 從「缺席」( absence )這個題目而引伸到向 Pink Floyd創團靈魂人物 Syd Barrett 致敬,2. 對音樂工業/唱片工業的批判。
Syd Barrett 在1968年間因為毒品及精神狀態問題而被迫離隊,但他的創意乃對 Pink Floyd 卻留下無遠弗屆的影響。隨著《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取得無與倫比的成就,他們也對這位好友/前隊友懷念起來,想跟他分享這個榮譽;亦因為背負著《 Dark Side 》所帶來的商業壓力以及對漫長的巡演感到疲累, Roger Waters 開始憤世嫉俗地抨擊音樂工業的資本主義,實情脫離 Pink Floyd 後曾出版過兩張個人專輯的 Syd Barrett ,唱片公司 EMI 一直在要求他灌錄第三張個人專輯但他已無能為力,這也是唱片工業的可悲之處。
當 Pink Floyd 進入 Abbey Road 錄音室時,起初樂隊仍對新專輯毫無頭緒,直至選定了在1974年的法國夏日巡演及英國冬日巡演所表演過的其中一首仍在不斷改良中的新歌《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在那年6月的法國巡演時仍是喚作《 Shine On 》),來作為專輯的核心曲目,那才進入軌道。
《 Wish You Were Here 》是 Pink Floyd向 Syd Barrett 致敬的專輯,大抵是雙方心有靈犀,在唱片灌錄期間也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1975年6月5日正當樂隊在 Abbey Road 為《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進行混音時, Syd Barrett 突如其來到錄音室探訪,由於深居簡出的他跟樂隊各人已有多年沒有見面,而當日露面時他已把頭髮及眉毛剃光、身形肥胖,並拿著一個膠袋,外表判若兩人,而 Syd 亦沒有跟樂隊任何人接觸過,只問過工作人員他有甚麼可幫忙;由於雙方隔著一塊玻璃窗,即使樂隊各人都親眼見到他,但也無法把他馬上辨認出來而以為是其他人,相隔了數十分鐘之後才有人想起這是 Syd Barrett ,然後 Roger Waters 和 David Gilmour 都哭了出來。兩天後, David Gilmour 和妻子 Ginger 在 EMI 的餐廳舉行婚宴, Syd Barrett 也有短暫出席,這是樂隊最後一次跟他見面。 Syd Barrett 之現身,正影響到《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 Wish You Were Here 》的最終版本。
而《 Wish You Were Here 》的另一典故,是 Hipgnosis / Storm Thorgerson 的耐人尋味美藝設計。唱片封面是蓋著一幅兩個商人握手而其中一人燃燒著火的經典圖片,唱片封底是在沙漠上一名無臉的 Pink Floyd 唱片推銷員(無臉因為已沒靈魂),唱片內套的圖片一幅樹叢中隨風飛翔的紅色絲巾(而隱藏著女性的裸體),另一幅是男性泳者在加州莫諾湖半身「插水」的照片,四幅圖片正象徵了火、土、風、水的四大元素,圖片框架上的燃燒、漏沙、飄揚、漏水效果,也是 Storm Thorgerson 要把他的圖像立體化,而唱片封面及封底兩幅圖又回應了批判唱片工業的主題。而在「缺席」的大題目下,專輯的頭版 Storm Thorgerson 也構想了以一個黑色膠套把專輯封蓋著,並加上一對機械手握手漫畫圖像以及四大元素背景的標貼。
專輯的核心曲目《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是 Pink Floyd 繼《 Atom Heart Mother 》(1970年)和《 Echoes 》(1971年)後另一充滿起承轉合的長篇組曲,然而這次卻並非一氣呵成地以20分多鐘佔據黑膠唱片整整一面地呈現出來,而是劃分成《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I–V)》和《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VI–IX)》兩大部分,為專輯作首尾呼應(分別各佔13及12分鐘)。這首組曲也是 Roger Waters 、 David Gilmour 和 Richard Wright 最無懈可擊的合寫曲目。
《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I–V)》由 Richard Wright 漫天無際、猶如遨翔太空的幽美 ARP Solina String Ensemble 與 Minimoog 電子合成器演奏交織出,引伸出 David Gilmour 的鏗鏘而淒美的結他,再帶出那標誌性的四粒音結他引子,從而來到此曲的主軸部分: David Gilmour 的藍調結他主奏是毋庸置疑的扣人心弦、蕩氣迴腸,當 Roger Waters 唱出”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時是那麼叫人唏噓萬分,演繹得傷感而激情,最後延伸出是 Dick Parry 的中音及高音色士風獨奏;《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VI–IX)》從一片風聲聲效帶出 Roger Waters 連綿的低音結他、 David Gilmour 的結他擦弦以及 Richard Wright 的 synth 主奏,跟著推至 Gilmour 的流水行雲 lap steel 結他獨奏,再回到歌曲主軸部分,然後是 Richard Wright 的 jazz-funk 電鋼琴與太空 synth 獨奏,最末回落至哀慟的 Minimoog 、低音結他獨奏與 Steinway 鋼琴演奏。在《 Wish You Were Here 》專輯裡 Richard Wright 即使再沒有由他主唱的歌曲,但《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卻能把他的鍵琴演奏發揮到淋漓盡致。
在《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s I–V)》之後,是兩首關於對音樂工業/唱片工業批判的歌曲。《 Welcome to the Machine 》由 EMS VCS 3 合成器營造的冷洌工業機械性電音聲效帶出,而 David Gilmour 的木結他與控訴性主唱已是萬分懾人心魄,加上 Richard Wright 的科幻 Minimoog 獨奏以及 Nick Mason 的定音鼓,宛如機械與人類的交戰;反過黑膠唱片第二面,《 Have a Cigar 》是一首交由英國 folk rock 歌手 Roy Harper 主唱的迷幻前衛藍調搖滾歌曲,充滿譏諷意味,換上由別人演繹因為當時 Roger Waters 及 David Gilmour 都覺得他們唱不好此曲而湊巧 Roy Harper 又在 Abbey Road 錄音所以找他客串。
主題曲《 Wish You Were Here 》再回應向 Syd Barrett 致敬及他缺席的命題,由電台廣播帶出,這首 country-folk based 的搖滾 ballad 歌曲,是 Roger Waters 和 David Gilmour 最叫人怦然心動的合寫歌曲。
雖然《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曾登上美國 Billboard 排行榜冠軍(並創下在Top 200 上逗留了741個星期之紀錄),但在英國排行榜只能屈居亞軍而已;秉承前作的彪炳商業成績,《 Wish You Were Here 》也得以成為英、美兩地以及多國的冠軍專輯,是 Pink Floyd 的三大暢銷專輯之一。
【迷牆40年】Pink Floyd登峰造極 搖滾歌劇概念專輯《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