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修復】令經典舊片重光 M+放映百年前到現代影片
電影是藝術,但未必是一種可以不朽的藝術。舊式電影以菲林形式拍攝、保存,但菲林是一種很容易磨損、變質和腐爛的材質,經過若干年就有可能不可以再播映,這時候就需要專門的修復。台灣很早就知道影片修復的重要性,過去6年一直為不同台灣片和華語片進行修復工作,成就了今次M+與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合作的「M+ 放映:修復影像在台灣」。
數碼修復技術的進步,使我們可以重溫很多舊影片,甚至可以感受到比當時更出色的畫質和聲效。今次「M+ 放映:修復影像在台灣」,多得台灣國家電影中心在6年前開展的「臺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不斷的修復一套又一套舊片,大家才可以重新在大屏幕上仔細感受當中魅力。今次挑選了經國家電影中心及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修復的5部長片、3部短片和3段新聞片,當中有劇情片有武俠片,有國語片亦有台語片,範圍廣泛,其中2部默片《經過中國》及《戀愛與義務》更由榮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的台灣音樂家黃凱宇*作現場配樂,賦予默片嶄新欣賞角度。
打頭陣的是胡金銓導演1979年拍攝的名作《空山靈雨》。很多評論認為這部片是胡導演登峰造極之作,以武俠之名,說出人性貪慾,又旁及佛家思想,當時去到韓國拍攝寺廟實境,可說是製作最精良,內容與形式非常統一的傳世之作。今次亦有三部劇情片,1931年卜萬蒼導演的《戀愛與義務》,由名演員阮玲玉出演,從少女演到婦人再老去,同時出演與前夫所生的女兒,形神俱備,值得大家細味。1960年林搏秋演導的《丈夫的秘密》,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中唯一台語片,敍事手法有別於當時一般台語片,有很大參考價值。潘壘在1962年拍攝的《颱風》,是導演改編自己小說而成,今年4月於法國電影資料館放映,受到大量好評,與傳統台灣片截然不同。
班傑明.布洛斯基於1916年拍攝的記錄片《經過中國》,拍下了一百年前香港、廣州、上海、杭州、蘇州、南京、天津和北京的無數珍貴影像,不單有人民生活片段,又拍下當時袁世凱宅邸、紫禁城和明十三陵等的模樣,連犯人在大街上被處決的畫面亦保留下來,是極度珍貴的資料。另外台灣導演陳耀圻拍攝的3部短片和3段1946年的新聞片,亦值得大家留意。
「M+ 放映:修復影像在台灣」會在10月4日至6日舉行,除了6個放映節目外,亦設電影修復座談會,由台灣與香港的專家交流修復經驗。免費入場,先到先得,可於網上登記。
*黃凱宇(台灣,生於1971年),又名fish.the,玩電子音樂和擔任DJ 近二十年,精通電子器材,自2007年起任中原大學數碼音樂講師,台灣電音界譽為「電音教授」。他參與過大量廣告、劇場、新媒體和紀錄片的配樂。曾與林強成立「流体音樂工作室」,以《千禧曼波》(2001)一同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並合著第一本中文電子音樂工具書《2001電音世代:電子舞曲聖經》。
「M+放映:修復影像在台灣」門票現已公開發售: 立即購票!
經典修復
《#空山靈雨》(1979)| 導演:#胡金銓 | 四十週年修復版,香港首映。
陳耀圻作品合輯:《年去年來》、《上山》、《劉必稼》(1966–67)| 導演:#陳耀圻
《丈夫的秘密》(1960)| 導演:林摶秋
《颱風》(1962)| 導演:潘壘
台灣「電音教授」黃凱宇現場配樂
《#戀愛與義務》(1931)| 導演:卜萬蒼
《經過中國》(1916)| 導演:班傑明・布洛斯基
圖片由國家電影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