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失聰】關於卡式帶年代:這是我聽音樂的少林寺階段

撰文:袁智聰
出版:更新:

在近年間,我曾應邀參與過好幾次關於所謂「卡式帶回歸」現象的訪談及講座,而每次我都不會一面倒地大談聽卡式帶有甚麼甚麼美好回憶,反之我是會不諱直言我不希望卡式帶真的要回歸,更道出過當年對聽卡式帶為之不快之處。例如會有令人心痛的「食帶」危機,又抑或聽卡式帶不能「cue歌來聽」。

可能比較年輕的朋友都覺得「聽卡式帶幾過癮啊」,因卡式帶不是你現在唯一聽音樂的選擇——當你今天聽著「復古」的卡帶的同時,你還可以聽數碼音檔、串流音樂,抑或CD與黑膠唱片吧。而並非一台卡式機就是你唯一播放音樂的工具。

所以,現在大家所說到曾經歷過「卡式帶年代」的樂迷,也有兩種情況:1. 是家中同時擁有黑膠唱盤與卡式機,即一套音響來,而卡式帶的功能,就是把黑膠唱片的音樂翻錄在空帶(blank tape)上,通常是為了帶出街放進walkman作隨身聽;2. 是家中只有卡式機,獨沽一味只可聽卡帶。

那麼為甚麼有些樂迷家中只有卡式機而沒有黑膠唱盤?因為前者較昂貴(而且要連同擴音機、揚聲器等音響系統),而一部手提卡式機,是從前最平民化的選擇。

我是來自黑膠唱片年代的樂迷,小時候家中的音樂播放工具先是一台手提黑膠唱盤,然後因為音樂播放工具「轉營」——我老竇有天帶了一台手提卡式機回家,然後便不再買黑膠唱片(而跟著那唱盤也壞掉了),只有聽卡式帶,這就是我的「卡式帶年代」,並維持了好幾年,期間讓我經歷過由只聽本土廣東歌到愛上歐西音樂的階段。

來到青少年時代的我,對於只能聽卡式帶也有感到不是味兒,比如卡式帶不能像黑膠唱片般選擇性地「cue歌來聽」。

無論是聽黑膠唱片抑或是後來出現的CD,當你買了一張專輯回來之後,你可以選擇性地只cue你喜歡的歌曲來聽,甚至只有loop住聽那幾首主打歌;同時你又能skip了你覺得沉悶的曲目。比如當你忽然興之所緻好想聽專輯的第四首曲目,在黑膠唱片或CD上你輕而易舉地便能做到,但聽卡式帶,那必然經過一輪翻來覆去才可聽到。

但對於那些年只能聽卡式帶的樂迷來說,「cue歌」/「skip歌」來聽簡直是奢侈。(沒錯,那時已有些高級卡式座已有先進的選曲功能,但過程絕不快捷而且會損傷卡帶。) 

於是乎,我的習慣就是每次都完完整整地去一口氣聽畢一張專輯或合輯,連那些在年紀輕輕時覺得不太對口味或感到沉悶的side track,也照單全收。這個習慣,漸漸也養成了我日後以album-oriented的形式去欣賞音樂作品的態度。

經過若干年之後,我發覺從前在專輯裡被我不以為然的side track,也可聽得滾瓜爛熟,甚至聽得出可以足以分析其音樂的相當心得來。這就是我從前聽卡式帶時訓練出去完完整整的細味一張專輯的耐性。我們的聽卡式帶年代,也是我們聽音樂的一個少林寺階段。

早前在Facebook上看到一幅「食帶」的圖片,但原來很多人不知道「食帶」狀況並不是只憑一支筆桿捲回去那麼簡單,嚴重的「食帶」,是把磁帶食到皺紙般,那盒卡式帶的那些歌位置,便無得救了。而更心傷是被「食帶」的,是原裝正版的卡式專輯,而非翻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