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前院長轉戰金融 投大疆押中寶 「海陸空」策略強攻硬科技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提及廣受追捧,炒賣氣氛濃烈的科技股,港股科技板塊的龍頭企業,多為互聯網公司,「硬科技」這三個字在港股市場鮮有聽聞。但其實自2019年A股成立科創板,這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熱門話題,港人所熟知的DJI大疆無人機,就是「硬科技」成果的代表。科大(HKUST)前工學院院長高秉強,早年以個人身份投資大疆,即一舉成功,2018年他創立風險投資(風投)基金Brizan Ventures,更直言主打的便是「硬科技」。

高秉強接受《香港01》專訪時透露,基金目前已投資50餘間機器人公司,其中14間與機器人芯片有關,並自言進行了「海陸空」的投資項目部署。擁有教授與投資人的雙重背景,他認為惟產學研結合,投資可創造實體產品的「硬科技」才是新「藍海」,可期引發革命性的硬件變革浪潮。

所謂硬科技,即強調要素創新與實體研發成果,具體而言其門類廣泛,可以包括光電芯片、航空航天、生物技術、能源材料等多個領域。而相對「硬科技」概念,當前港股科網巨企,如阿里巴巴﹙9988﹚、騰訊控股(0700)等多為互聯網公司,即為主力研究代碼的「軟科技」,注重應用場景的模式創新,而非實體產品的創造。

高秉強指出,約至2010在掃地機中加入「地圖」的概念才使之成為「智能機」。(資料圖片)

掃地「智障機」變「智能機」 硬科技掀家居革命

高秉強以最日常的家電行業為例,指出「硬科技」的潛在投資機遇。他稱,無論在廚房、客廳,生活用品已太久未有更新換代,且市場在此領域的競爭,往往局限於「鬥平」,卻少有技術突破。然而,實則炒菜機、烘乾機等生活家電均可以通過製造機器人的方式,創造全新的產業發展路線。

例如清潔機器人,高秉強介紹到其最早約於美國出現,自2001年,Electrolux發佈酷似遠古生物三葉蟲的掃地機Trilobite並量產以來,行業已有20餘年歷史。但其起初工作狀態僵化,頭先十年間,非遇到阻礙撞擊,否則不能改變方向,清潔效率低下幾乎變成獵奇的玩具,高秉強更直言不諱稱其為「智障機」,行業一度停滯。約至2010年之後,Neato推出可利用激光測距儀,掃描環境並繪製地圖的掃地機器人,「智障機」方一躍成為「智能機」。

資料顯示,清潔機器人發明後,Dyson、LG、Samsung等大廠均推出過相關產品,但未在內地市場廣泛運用,反而「國產貨」抬頭。當前領域公認的三巨頭為iRobot、科沃斯、石頭科技,後兩間均為內企。2016年石頭科技與小米(1810)合作研發的「米家掃地機器人」推出,迅速引爆內地市場;而據科沃斯財報,去年雖市場逆風,公司營收仍按年增長17.1%至153.2億人幣,現市值逾220億人幣。

Market Insights報告預計,全球掃地機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24.7億美元,成長到2029年的84.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近兩成,增速遠高於其他家電產品。看準此商機,Brizan Ventures早年也參與投資家用機器人生產商雲鯨,其研發的清潔機器人,也因在技術層面開發出拖地、抹布自主清洗等功能,市佔率一度躍升至內地前五。

iPhone面世 開啟芯片躍進之門

早年學術生涯中,高秉強曾分別任科大工學院院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微電子製造中心主任,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研究員,主攻芯片領域,是2001年才離開「象牙塔」進入創投世界,起初也只投資芯片,及後於2018年成立Brizan Ventures風投基金,目前基金管理規模(AUM)已約數億美元。

高秉強介紹稱,基金目前已投資50餘間機器人公司,其中14間涉及機器人芯片,在諸多「硬科技」公司中,他自言進行了「海陸空」的投資項目部署──「海」為製造船用推進器的逸動科技,「陸」為家用清潔機器人雲鯨,「空」則是已獨當一面的DJI大疆無人機。

高秉強憶述道,投資生涯「轉折點」實應為2012年投資DJI大疆無人機,若再細究,便是將曾同在伯克利的好友、另一位學術專家李澤湘教授「拉回科大」,兩人每晚較量乒乓球的同時,李澤湘反復提及「產學研」的概念。李澤湘在科大的學生汪滔,恰於此時為篳路藍縷的DJI大疆尋求投資,高秉強以個人身份參與投資,而大疆大獲成功,一時在民用無人機行業風頭無兩,為「產學研」的硬科技投資樹立了佳話。

無人機原本的技術難點在於,槳的轉動將對機身產生反作用力,因而mechanical(機械性)層面複雜。高秉強闡釋稱,2007年蘋果手機的問世,實則打通了芯片技術難關,一時間所有機器人都有再進一步的可能,大疆作為四槳無人機,即有四個馬達,通過諸多傳感器利用馬達的平衡,實現轉速的穩定,將機械化的難題轉變為電動化的方案,高秉強直言是「完全依託芯片才搞得定」。

高秉強稱,大疆作為四槳無人機,現可通過諸多傳感器利用馬達的平衡,實現轉速的穩定。(資料圖片)

投資思威特  押注芯片可「做決定」

因芯片走向產學研的投資道路,然兜兜轉轉,巔峰對決的科技硬實力,還回歸於芯片。就投資期而言,高秉強指,一般基金的投資支持至多為9年,往往在目標上市、或已獲得下一輪融資後即可視為「成功」,可逐步獲取回報離場。若問及最成功的投資項目,他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地給出了答案:思特威。這間成立於2017年,從事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研發的公司,去年剛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首掛股價即狂飆62%,當下是內地監控安防行業的龍頭,市值逾225億元人幣。

所謂CMOS,即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其可以組成 CIS(Cmos Image Sensor)芯片傳感器,最初用作保存計算機信息,發展後常作攝影感光儀器,是攝像頭模組的核心元件,佔其中成本5成以上,不僅可用於監控安防,更廣泛運用於手機、相機等多種具備攝影功能的產品上。

高秉強透露,幾輪投資中他引薦聯絡了約1至2億美元的投資,自身也投資約6百萬美元。公司招股書顯示,由高秉強作為實際控制人的Brizan China Holdings持有思特威7.74%的股份,天眼查現仍披露,目前Brizan China Holdings依舊持股6.77%,是公司頭五位大股東。除卻資金支持,高秉強還稱,其為公司介紹來台積電、大疆等強大隊友作為助力。

高秉強稱投資的思特威CMOS芯片,會是中國人第一個有望打下的芯片領域。(資料圖片)

針對芯片技術的角力,高秉強指出,傳感器此前只在「看」的攝影範疇較量,然下一代需可以「做決定」,如具備識別避障、精準定位的功能,此前該芯片領域始終為SONY索尼、Samsung三星所壟斷,而思特威的出現看到了異軍突起的希望。

公司年報披露,日本調研機構TSR公司數據指,思特威在2020及2021年連續位列全球安防CIS出貨量第一位。儘管面對外企的重重封鎖,目前公司全球的市佔率仍微,但已然撐起了國產芯片的一點希望。公司現擬再戰手機、車載鏡頭等消費市場,高秉強分析道,當下手機往往有3至4個鏡頭,卻一般只有1個用來拍攝,其餘都將用來「做決定」,電動車更有10至15個鏡頭,以此類市場的繁榮,料傳感器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投資前景廣闊。

從芯片層面的技術研發,至硬件實體的成果產出,科技板塊新一輪的較量,或需如此「兩條腿走路」方可不偏不倚,高秉強作為在芯片學術領域,曾深植多年的專家,更是對技術「突圍」極有信心,他更是力挺稱,思特威行進的賽道,將會是「中國人第一個有望打下的芯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