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母企私有化|百億物業成本價入賬 利福國際禾稈冚珍珠?
COVID-19疫情持續至今,近兩年可謂是本港零售業的「嚴冬」。經營SOGO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上半年也要蝕4.75億元。就在此際,大股東、「細劉」劉鑾鴻終提出私有化!
今次出手每股註銷價5元,較去年底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約1.767元溢價約1.82倍,罕有没有出現折讓。但其實,利福國際坐擁銅鑼灣崇光百貨,且本港始終會「通關」,有專家認為,大股東在公司最低潮提出私有化「講唔過去」,股東未必心甘情願接受方案。
是次私有化作價為每股5元,較去年底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約1.767元溢價約1.82倍。目前「細劉」持股74.91%,計劃股東則持股25.09%,私有化花費近19億元,便可把利福國際盡收入懷。以5元計算,公司市值約75億元。
雖然作價較每股資產淨值出現頗大溢價,加之零售吹淡風,減輕「大股東執平貨」的觀感,但不代表利福國際不值錢。
銅鑼灣崇光百貨 以成本價入賬
利福國際主要經營百貨業務,包括銅鑼灣崇光、尖沙咀崇光,另亦經營和三昧餐廳,以及持有倫敦物業及其他股債投資。
雖說今天零售業市況大不如前,但在本港的物業仍然具備一定價值,數到最寶貴的資產莫過於銅鑼灣店自有物業。根據年報所指,利福國際將銅鑼灣店自有物業按歷史成本減折舊及攤銷入賬,其公平市值於計算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時並無計算在內,「成本價入賬」意味未能在財報上反映其真實價值。
到底SOGO崇光銅鑼灣店價值多少?翻查報道,利福國際財務總監潘福全曾在2017年業績會上「漏口風」,透露了當時市場估值大約爲200億元,但僅以17億元的成本入帳,意味當時已有差不多183億元資產「隱藏」。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稱,利福國際將銅鑼灣崇光百貨物業以成本價入帳,只是會計問題,投資者計算公允價值時,可自行在資產淨值加上市價。以2021年年報來看,利福國際資產淨值為26.64億元,已發行15.02億股,每股資產淨值為1.77元。若計及2017年「隱藏」了的183億元,估計每股資產淨值可達到13.96元。
當然,零售業低迷也使物業估值下跌,加上其他原因,集團權益近年縮水。例如利福疫情前2019年年底止每股資產淨值﹙NAV﹚約2.56元,今年上半年每股資產淨值(NAV)已跌至約1.29元,但七除八扣後相信仍然有一定價值。
啟德商業地王發展遭看淡
翻查資料,利福自2004年上市以來股價大多位於5元樓上,現價亦較2019年4月,即社運及疫情前高位逾14元累跌近七成。
公司資產值吸引,股價仍跌跌不休,皆因業績不理想。受疫情打擊,加上與內地「通關」無期,本港零售業大受打擊,令利福國際近來盈利「走樣」。公司上半年由盈轉虧,勁蝕4.75億元,每股虧損0.317元,去年同期則賺2.2億元。業績見紅,一方面因收入下跌12.8%所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公司投資內房債失利,投資虧損錄4.55億元。
再者,「細劉」劉鑾鴻提出私有化的原因,主要歸因於香港零售業處於低位,疫情的長期經濟影響及不明朗因素,將導致消費情緒受壓並對零售業構成壓力。利福國際認為,儘管中港通關,但疫情或已大幅改變零售格局及消費者行為,預料零售業在可見將來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面臨巨大困難。
利福於2016年以73.88億元的「天價」奪得啟德商業地王,合共撥出約140億元,計劃發展成約10.1萬平方米零售綜合大樓。但公司指,由於經濟不景氣,項目在頭幾年的營運表現可能不佳,不宜高估。至於英國投資方面,該部分投資與集團發展重心不一致,加上公司未知何時能恢復派息,預計投資者對公司的興趣將維持薄弱,股份交投將繼續淡靜,故提出私有化。
要約價低疫情前股價近四成
利福國際在公告亦提到,由於股份交投淡靜,股價疲弱,公司難在短期內憑著上市地位從股票 市場募資。但梁杰文認為,利福國際與華人置業相似,資產相當豐厚,即使啟德項目資金不足,集團可以去借錢,「又唔係恒大,點會借唔到錢」。假如發展進一步受阻,亦可以透過出售項目套現,相信以其資產素質,會有其他發展商接手。
至於是次私有化作價,梁指,利福私有化要約價每股5元,只是回到股價年頭的水平,而2019年疫情前股價至少有8元,意味著要約價低疫情前股價近四成。他認為,隨著本港疫情緩和,「通關」在望,大股東在最低潮提出私有化「講唔過去」,股東未必心甘情願接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