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劍橋讀化學投身人力資源工作 宏利HR一姐揀人 最反對標籤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為興趣?還是學以致用?相信是不少考生報道大學等各種課程時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有人擔心自己的選擇將來「搵唔到食」,亦有人擔心強迫自己選讀沒興趣的學科是浪費時間。宏利HR一姐盧凱欣(Donna)於劍橋化學系畢業,現職卻是一間金融機構的人事部一姐,她又怎看?盧凱欣坦言,知識會「過時」,但背後理念不會,自己正是因為其科學背景,「學以致用」下做了廿多年的人力資源工作。

化學與人力資源,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卻被宏利香港首席人力資源總監盧凱欣串連在一起。她於劍橋大學取得自然科學學士及化學碩士,畢業後卻沒有留在實驗室,反而開展HR生涯,先加入政府部門做人事工作,後轉投商界任職培訓顧問,再投身獵頭公司,為金融機構招聘高層人員。

人力資源工作 好比化學元素

2016年加入宏利,她接受《香港01》訪問時透露,回想當年加入政府,是機緣巧合下負責人力資源部門,一做就做了廿多年,笑言科學背景出身的她,「好奇心」三個字成為留在這個行業的原因,「例如呢個職位係做啲咩?影響到其他部門係啲咩呢?又或者點影響其他客戶呢?自自然然就好想知道。」她說,有時人力資源工作,好比化學元素,不同元素拼湊成一條方程式才會得出理想結果。

盧凱欣於劍橋大學化學碩士畢業後,未有留在實驗室,至今一直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張浩維攝)

不少人都覺得,大學畢業後應投身相關行業,才可以「學以致用」甚至「值回票值」。她說自己又沒有特別去考慮這個問題,「真係學術上嘅嘢,廿年前同今日,已經變咗好多。(唔覺浪費大學嗰幾年時間?)我覺得反而係一個好嘅基礎,去繼續去吸收其他唔同經驗。」因此,她過去一直都有持續進修與人力資源工作有關的知識。

反對標籤化

近年社會標籤化,經常說「80、90後」有很多地方不足;「00」後「唔捱得」等。作為人力資源總監,她反對這種標籤,「其實咩年紀都唔緊要,最緊要係本身經驗係點?係咪幫到公司?無論係咩年紀、膚色、性別等等,最後我請佢,係請佢嘅經驗同能力,每個人都係個體,如果唔係公司(招聘時)唔洗見工呢個過程。」

盧凱欣表示,招聘時不應「標籤」應徵者,應從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考慮。(《大叔的愛》劇照)

世界不斷改變 請人要睇「心態」

不過每間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盧凱欣說,對宏利而言,除了基本要求達到之外,亦要考慮應徵者的mindset(心態),「其實covid入面見到好多時候都有新挑戰,有啲人會好消極,有啲人會好正面,以行動去解決,公司喜歡Growth mindset culture(成長文化)嘅人,去到一個階段,周邊世界不斷變,應對能力都要強。」

因此在招聘時,她更注重的是應徵者的「心態」,「佢有咩(工作上的)成果係做到?但過程點樣去做都係緊要。」以了解對方對不同事物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