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攻略】抽阿里巴巴定買騰訊好?估值與前景比併
本港政局動盪之際,阿里巴巴(9988)無懼繼續在香港第二上市,周五(15日)起至本周三(20日)招股,入場費逾1.8萬元,計劃籌資逾900億元,有望成今年最大型新股。
同樣是科網巨企,阿里與騰訊(0700)近日也公布了業績,比較之下,阿里增長已連續三季跑贏騰訊,估值亦較騰訊低,兩位股評家亦不約而同認為,二選其一,投資阿里更勝騰訊。
阿里騰訊估值比併
先從估值上看兩大內地互聯網巨頭。騰訊早前公布第三季業績,收入增長21%至972億元(人民幣.下同),遜市場預期;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純利則升24%至244億元,與市場預期相若,沒大驚喜,但此增速已是過去5季以來最佳增長。
反觀阿里巴巴季績令人眼前一亮,上季收入大增40%至1190億元,略高於市場預期,較騰訊增速高近1倍;Non-GAAP純利同樣升40%至327.5億元,亦勝預期。
觀乎過去數季,阿里Non-GAAP純利增長已經連續3季跑贏騰訊(見下圖),且增速都在40%以上,正處高速增長階段。高增速理應享有高估值,但彭博資料顯示,阿里今明兩年預測市盈率為25.4倍和21.1倍,比騰訊的28.9倍和24倍為低,相對之下,估值較為便宜。
阿里騰訊業務前景
當然,買公司除了看估值亦要看前景,從業務上看,阿里巴巴核心業務是電商,上季收入錄1012.2億元,佔總收入的85%,收入按年升40%,而今年「雙11」活動交易額按年亦升26%,增長仍然快速。
截至今年6月底止季度,阿里巴巴新增的年度活躍消費者中有70%來自欠發達地區,公司已明言會致力深耕欠發達城市,料內地鄉村城市化可成另一消費引擎,助力電商收入。
至於另一巨頭騰訊,在內地社交媒體和遊戲市場都具有壟斷性,亦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上季,騰訊網絡遊戲收入增長11%至286.04億元,當中手遊收入增長25%,雖然遊戲業務頻受內地政策困擾,但騰訊轉攻國際市場,尤其《PUBG MOBILE》及《Call of Duty Mobile》在海外大受歡迎,國際市場為遊戲收入已帶來超過10%的貢獻,隨更多新遊戲推出,料國際市場貢獻將逐漸加大。
騰訊另一主要收入來源是廣告,但企業受累經濟放緩而降低廣告預算,上季騰訊廣告收入按年僅增長13%至183.66億元,增速是自2017年以來最低。不過,騰訊總裁劉熾平認為,廣告業務最糟糕時刻已過,又認為隨微信小程序流量增加,可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廣告業務。
阿里雲業務收入拋離騰訊
比較兩大科網巨企,不得不提雲業務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上季,騰訊雲業務增速優於阿里,收入按年增加80%至47億元,雖然阿里雲則按年增速只為64%,但收入錄92.91億元,規模為騰訊超過1倍。
然而,兩企與亞馬遜(Amazon)雲端平台AWS的規模仍有一段大距離,AWS上季收入按年增近35%至90億美元,是阿里雲收入近7倍,且不同於阿里雲仍在虧損,亞馬遜的雲端業務早已盈利,上季盈利為22.6億美元。
張智威:料阿里首日升幅5%至10%
認購策略方面,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現時孖展反應不算熱烈,料與孖展利息高至4厘,及本來市場預期阿里會折扣定價有關。但參考上次大型新股百威亞太(1876),他料阿里首日可有5%至10%升幅,建議散戶以現金認購,或可用「全家總動員」方式,一人認購一手或多手。
他認為,阿里電商和雲業務都增長快速,而騰訊依賴的遊戲收益受內地政策影響,遊戲增長動力受限,就算股價回落,現價市盈率仍貴過阿里,如兩科網巨企二選其一,會選擇投資阿里。他續指,即使阿里在電商業務面對眾多對手的激烈競爭,但受惠其內地知名度和持有大量資金,「財雄勢大」,料很易在行業競爭中跑出。
林家亨:美股阿里主導走勢
國農證券董事總經理林家亨亦認為,不應借孖展認購阿里巴巴,由於該股市值大,不可能出現數百倍超購的情況,「頂哂籠」超購8至10倍,孖展認購只會蝕利息。
他說,中長線投資一定選擇阿里,除市盈率較騰訊低,賺錢能力亦較騰訊高。他又稱,騰訊近年不斷分拆子公司上市,反而阿里旗下多個業務仍未分拆,市場憧憬公司可釋放資產價值,股價有上升潛力。
林家亨指,阿里巴巴在香港僅第二上市,無論上市市值抑或股票市場成交,美股亦將較港股高,故股價只會由美股影響港股的阿里。就算阿里在港上市初期,有亞洲地區資金流入,一旦股價升得多,投資者自然會「掟貨」買回美股阿里,情況就像滙豐(0005)在香港和倫敦兩地上市一樣,股價不會相差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