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研發關節修復材料 將隨天舟六號上太空站做實驗

城大研發關節修復材料 將隨天舟六號上太空站做實驗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香港城市大學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今日(3日)簽署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華潤研究院及航天生物會提供載荷實驗技術支援,將城大的科研項目帶到太空站進行測試。

將進行太空測試的關節修復材料「dLhCG」 ,由城大生物醫學工程系署理系主任王東安教授(前排左一)領導的課題組開發。他與華潤研究院和航天生物的代表就項目合作簽署協議。
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創業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陳鷹先生希望促進產學研聯動,打造香港及海內外先進科研成果轉化的平台。

三方合作的首個太空科研項目,是測試由城大生物醫學工程系署理系主任王東安教授領導的課題組開發、以二型膠原為主的軟骨關節修復材料「dLhCG」,希望了解在太空環境的微重力和輻射下,其修復效能會否受到影響。

試驗樣本預計會於本月隨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送到太空站,王教授相信這實驗將可為生物醫學材料與太空站合作帶來新的啟示。

華潤創業副總裁、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楠,華潤創業副總裁、航天生物總經理支喆,與及城大副校長(研究及科技)楊夢甦教授代表三方簽署合作協議。楊夢甦表示,把科研項目帶到太空進行實驗,乃城大在科研路上的一大里程碑,亦期望通過今次的合作為航天產業注入新動力,貢獻國家及香港社會。

出席簽署儀式的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創業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陳鷹指,今次的合作能為境內外航天技術交流及聯合研究搭橋梁,促進空間試驗向地面轉化,帶動產業創新發展,希望未來繼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增強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動能。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 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周五(15日)22時47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二十號乘組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密切協同,在太空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出艙航天員陳冬、王杰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出艙活動期間,航天員陳冬、王杰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及艙外輔助設施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航天員陳冬已完成6次出艙活動,成為目前在艙外執行任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

神舟二十號乘組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央視新聞)
神舟二十號乘組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央視新聞)
神舟二十號乘組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央視新聞)

目前,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業已過半,承擔的各項空間科學實驗正在穩步推進,後續還將重點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新技術等領域開展空間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