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校長論壇|滕錦光稱內地生不算國際性 倡貸款計劃吸外地學生
近年香港積極吸納海外人才,理大校長滕錦光今(9日)出席座談會時提及,非本地生之中有大量內地學生,不算國際性,建議以貸款計劃吸引外地學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並吸引他們留港工作。
對於香港5間大學打入全球首百位,都大校長林群聲認為,排名不是吸引外地學生的唯一因素,排名中還有90多間院校,「好的學生還有很多選擇」,認為香港需要有獨特性,才能吸引人才。
《灼見名家》今(9日)舉辦「2024十大校長論壇」,是次論壇的主題為「香港如何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雖然本學年起外地學生收生比例提升至四成以上,但他認為非本地生之中,有大量內地學生,「不算國際性」。他指其他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相比香港便宜,建議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計劃,如東南亞、一帶一路國家等,相信他們可在畢業5至10年內完成還款,甚至吸引留港工作。
都大校長林群聲則認為,雖然香港5間大學打入全球首百位,但除了香港,還有90多間各地院校,認為「好的學生還有很多選擇」,香港需要獨特性,才能吸引外國學生。他又認為香港要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不是大學自己就能做的事,也受整體社會氛圍影響。
教大校長李子建:專上教育要多層次、多特色 做大個餅才有樞紐
林群聲又補充,首要是弄清楚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原因。他指香港每間大學有自己特色,部分或者要「超英趕美」,但全部大學同一目標,就有缺失。
教大校長李子建亦認為,能否成為樞紐是制度問題,而不在百大排名內的大學也有自己定位。他又質疑大學產業化問題,指專上教育需要多層次、多特色,「不然怎樞紐?」,指大學不應「搞門派」,而是「做大個餅」,才有樞紐, 不應「金字塔式」追求高端(Excellence)。他續道,大學教育應多元化,設立「軟指標」,「不要搞咁多KPI」。
恆大校長何順文則認為,香港需要多元化高等教育,包括私立院校。他強調不應只看硬指標,而是「真落地」,除了關心國際問題也要行動。
他又稱,整體排名尤其商業性質的涉及很多因素,不贊成政府公開談及,又指高才通以「百強大學排名」作為招徠,認為不需為商業排名機構背書。
恆大校長何順文:對大學產業化有好大保留
對於近年香港著重大學的創科發展,何順文指對大學產業化「有好大保留」,認為大學的人文關懷及實質貢獻也相當重要,擔心平衡慢慢流失。他指大學須在基本科學及應用科學之間取平衡,前者應是核心,後者可交由企業。他憂慮大學慢慢因市場壓力,傾斜向短期商業效益。
李子健亦表示,大學應以香港、國家為本位,追求卓越,並思考大學本身存在的價值,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面對未來。
蔡若蓮:北都大學教育城區引入國內外一流教育機構
教育局長蔡若蓮致辭時表示,香港8所資助大學之中,有5間入世界百強,又提及最新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有不少進步,得到海內外廣泛認同,會以精益求精的態度,持續優化院校管治,不斷提高香港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她又指,正推進「北都大學教育城」項目,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通過區內共用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引入國內和海外一流教育機構扎根香港。另外,她表示今年3月都會大學將正式成為香港首家應用科學大學,未來政府會繼續提供其他相關的財政配套,協助相關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為香港和國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灼見名家》2014年首度舉辦「十大校長論壇」,事隔10年再辦,今日(9日)論壇出席者有港大校長張翔、理大校長滕錦光、港城大(東莞)校長魯春、教大校長李子建、都大校長林群聲及恒大校長何順文。另外,中大校長段崇智、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浸大校長衛炳江及嶺大校長秦泗釗則以錄像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