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研究:介入措施可減長者孤獨感 同齡互助有效提升身心健康

撰文:張家倫
出版:更新:

2019新冠疫情期間的兩、三年內,足不出戶的抗疫及社交隔離措施下,衍生獨區長者的孤立無助感。香港教育大學於2011年至2023年間,聯同城市大學及美國、德國專家組成團隊進行一項研究,旨於評估心理學的「行為介入方法」能否保護經歷疫情的長者,減輕其孤獨感及提升幸福感。

有關研究計劃共招募了375名義工長者,以及1,151名低收入獨居長者作為研究對象,組成2個隨機對照試驗,透過電話形式進行靜觀介入、積極行為介入及「友同行」義工服務;分別研究參與義工活動及以上3項介入措施,是否能有效降低長者孤獨感。教大於周三(17日)公布研究結果,結果顯示介入措施有顯著成效。

(左起)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教授周基利、參與研究的義工何女士、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蔣達、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楊婉蘭。(張家倫攝)

長者參與義工後 減孤獨感提升幸福感

研究的第1組隨機對照試驗對象,為有意參與義務工作的50至70歲長者,隨機分為義工組及對照組。義工組接受為期6個星期的訓練後,以電話方式向對照組進行3項介入措施,分別是主張溝通心靈和感官介入的靜觀介入、日常生活向的積極行為介入、以及閒聊、噓寒問暖向的「友同行」義工服務。

研究結果發現,義工組參與義務工作6個月後,在多個評估領域都比對照組有明顯的改變。義工組的孤獨感由2.1分降至1.8分;相比對照組的0.1分差距有顯著效果;同時焦慮水平、抑鬱症狀、心理壓力亦有所降低。此外,幸福感及社交支持感則顯著提升。有份參與義工組的何女士表示,自己作為長者深明「被關心嗰種感覺」,直言長者有種「有人聽我講,都已經好開心」的感受。

低收入獨居長者接受介入後 改善睡眠質素

此外,第2組隨機對照試驗對象,屬65歲或以上、且有孤獨感的低收入獨居長者;研究期間,他們接受上述義工所提供的其中一種行為介入措施。研究結果發現,接受靜觀介入和積極行為介入的長者,比接受「友同行」的長者,於介入後6個月呈報更低孤獨感,更高睡眠品質,抑鬱症狀減少,以及焦慮水平降低。

盼實踐同齡互助 達多方共贏

有關研究由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爆發時期,持續至2023年初強制戴口罩及主要隔離措施解除止,即大部份市民生活已逐步回復正常。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蔣達指出,研究結果反映,2組隨機對照試驗對介入措施均有顯著成效。她續指,政府及相關社福機構可為有能力貢獻社會的長者,提供義務工作等的機會;透過長者影響長者,使接受介入的長者能夠感受到關愛,實踐同齡互助,以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