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提速 中國經濟重拾增長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隨著企業和居民逐漸走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陰霾,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復甦。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錄得456,641億元人民幣(人民幣‧下同) ,按年下降1.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6,053億元,按年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72,759億元,按年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57,802億元,按年下降1.6%。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二季度GDP按年增長3.2%,按月增長11.5%,高於預期。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甦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

2020年二季度以來,中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持續改善。數據顯示,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4.8%,增速比5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增長;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降幅收窄;1月至6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按年下降3.1%,降幅比1月至5月收窄3.2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已經回正;6月中國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其中出口額按年增長4.3%,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從支出角度看,GDP可以分解為消費、投資、淨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而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正在提速。

中國政府正在想方設法刺激居民消費。圖為6月6日北京市啟動全城消費季。(人民視覺)

消費回暖 但進入內生性增長仍需時間

得益於良好的防疫能力,中國大部分消費活動已經逐漸恢復正常。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最大引擎,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8%。3月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步回升,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基本恢復,僅比2019年同期少1.8%。

為了應對疫情,以「消費券」為代表的刺激消費政策正在發力。數據顯示,上半年食品、飲料、日用品、通訊器材等商品的零售額增速已經回正。疫情期間,網上零售額增長較快,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錄得43,481億元,按年增長14.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5.2%。此外,2020年上半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錄得15,666元,名義按年增長2.4%,為消費復甦提供了基礎。

以目前的消費恢復速度來看,如果疫情不發生反覆,下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大概率回正。但是,當前消費復甦有很大程度上是各類政策刺激的結果。從居民消費能力來看,儘管上半年中國人均居民收入名義增長是正的,但實際增長按年下降1.3%。如果居民收入不能真正恢復,那麼居民的消費水準將停留在當前狀態,因此消費恢復內生性增長還需要一定時間。

基建投資是政府拉動經濟的重要手段。(路透社)

政府投資基建 民間投資科創

投資拉動經濟的作用僅次於消費。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出現較大回升。數據顯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錄得281,603億元,按年下降3.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對整體投資的拉動作用較強,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7%,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17個百分點。由於內外需求不振,上半年製造業投資下降11.7%,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13.5個百分點。

目前,政府支出是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方式。截至7月中旬,經全國人大批准的3.7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已發行2.24萬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從資金投向看,2020年新增的專項債資金主要用於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基礎設施等領域。中國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前移且發行規模增大,主要是為了疫後前期儲備的基建項目能早日開工、早見成效,以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穩投資、穩增長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新技術領域,民間投資熱情高漲。因全球其他經濟體停工停產,中國製造業加快了進口替代和自主研發的速度,社會資本對科創企業的前景普遍看好。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按年增長5.8%,高技術服務業投資按年增長6.3%,其中醫藥行業投資增長10%以上,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0%以上。

出口增速回正 中國把握疫情機遇

疫情期間,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並沒有動搖。在4月逐漸實現復產復工後,中國對全球的供應能力開始回升。數據顯示,自4月起,中國出口額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6月中國出口已經實現正增長。

整體來看,疫情為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一方面,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有助於搶佔市場。分季度來看,中國外貿進出口貿易額在二季度迅速回暖,錄得7.67萬億元,按年僅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對中國防疫物資的需求大增。2020年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按年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按年分別增長23.6%和46.4%。

疫情也令中國與亞洲各國的貿易往來日益緊密,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東盟(ASEAN)取代了歐盟(EU),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在大國博弈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和產業鏈與亞洲各國的融合將鞏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