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發動新「減租減息運動」 中國經濟開啟和解模式

撰文:于小龍
出版:更新:

2月10日以來,隨着復工潮到來,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恢復經濟生產正進入關鍵時刻。受到疫情影響,眾多企業難以及時復工,尤其是餐飲、商超、服務等依賴線下經濟,以及中小微企業受到極大影響。為此,中國社會正在啟動新的「減租減息」甚至是「減薪保崗」運動。從政府到企業,從大企業到小微企業,從社區到居民之間,儘管在一些局部和網絡輿論上中國社會存在巨大的割裂,但是當真正面對危機時,中國社會卻正在爆發出強大的和解能力和凝聚力。

從政府層面上看,中小微企業儘管在GDP的貢獻度上並不大,但是對於就業的貢獻和整個民眾生活的影響卻十分顯著。如何確保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對於政府的執行能力和號召力來講將是一次考驗。與傳統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不同,它不僅要求從財政貨幣上對經濟進行調整,還要求政府能通過動員民間經濟力量,尤其是大企業和社區經濟,對中小為企業直接讓利,直接調整經濟關係。

2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新冠疫情時表示,要在防控疫情的基礎上,確保物資供應,逐步恢復生產,解決民眾生活和中小企業的實際困難。(新華社)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率先做出表率,不僅在宏觀層面,中國政府和銀行體系已經釋放出的近3萬億元人民幣流動性,並提供了第一批3,000億元的財政貼息貸款,並且在税收、社保、行政費用上對企業進行優惠減免,而且在微觀層面,中國中央政府,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乃至鄉鎮街道,首先提出對其資產、房產進行減租、免租,已減少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

在國有經濟方面,中國政府已經要求中國的各級國有企業,在疫情期間,例如中國國家電網、電信的企業不僅被要求不計成本全力保障供給,而且還要對復工企業和受疫情停工企業進行定向降價。對於國有企業所有的房屋、物業、設施,也被要求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進行減租或免除一定租金。其中僅深圳市投資控股集團就減免自持的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及其他物業租金近5億元,惠及非國有企業、個體商戶共計5,700餘家。

同時,部分疫情影響較重的地區,經國家國資委批准還規定對減免的租金、交易費、廣告費、服務費、利息、擔保費、物業費等相關費用,以及為疫情防控提供資金或物資捐贈的開支,在經營業績考核和工資總額管理中視同利潤處理,用以鼓勵國有企業對中小企業進行減租降費。

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超、服務業等中小企業,從政府到企業都在大幅降低税費租金,以幫企業渡過難關。(Reuters)

同時,中國的大多數民營企業也隨即跟上。儘管這些企業平日中不乏對於中國政府的抱怨與批評。但是,在危急時刻卻沒有更多的抱怨,不僅積極捐錢捐物,而且為了抗擊疫情、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紛紛緊急轉產防疫急需物資,或對租用房產、場地、設備的中小企業主動減免租金。

從1月24日至2月10日,湖北、河南、河北、山東、福建、浙江、廣東等省份的近3,000家服裝和相關企業響應政府要求,不計成本緊急轉產防疫口罩。中國口罩日產能從1月29日的每天約800萬隻一躍提上至了目前的每日2,000萬隻,不到10天中國的口罩產能,便在廣大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支持下迅速提升了250%。此外,中國眾多知名的民營地產、物業企業也紛紛推出減免租戶租金的舉措,近萬達集團就宣布從1月24日至2月25日內對商戶減免租金及物業費,預計減免租金額度30億至40億元。中國知名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為復工網絡賣家減免了半年服務費。

為抗擊疫情,目前中國近30,00家企業緊急轉產醫用口罩和防護服。圖為湖南省湘潭市某企業在肺炎疫情發生後緊急轉產生產防護服。(新華社)

而更多民營企業,則在疫情導致的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紛紛選擇了儘量不裁員。即使是迫不得已的暫時減薪待崗也得到了員工的認可。往往平時相對緊張的勞資關係,但在危機面前,也許依然心有腹誹,但是話到嘴邊也變成了一句「共度時艱」,而形成了相互的諒解。儘管按照中國政府新冠疫情之後發佈的通知,並不支持這種減薪,要求切實保障勞動者利益,但是,中國的大部分民眾向來具有在危機面前識大體顧大局的品德。

這一點來自社區工作者也深有體會。北京某街道的工作人員介紹,受政府倡議,目前他們已經在動員街道內的所有持有臨街鋪面房產的居民,適當對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商鋪,協商減免房租。只要對象明確、困難屬實,絕大多數房東都已經響應了號召,相互體諒。

目前,為了中國經濟能夠從疫情危機中迅速擺脱出來,為了減少中小企業因疫情遭受的生存困境,加速復工,為了防止民眾因疫情陷入失業「因疫返貧」,中國社會正在啟動一場「減租減息、減薪讓利」運動。面對疫情危機,相比於最初的恐慌、指責與猜忌,中國社會,尤其是企業家和勞動者正在重新主導話語權,在恢復經濟、保障民生、國家建設上,中國社會正在迎來一場和解的契機,以及冷靜和現實的正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