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赴港IPO獲追捧 阿里巴巴的「護城河」有多闊?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上周五,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阿里巴巴發佈公告稱,自11月15日至11月20日間啟動作為全球股票發售一部分的香港股票公開發售(IPO)。公告顯示,阿里巴巴擬發行5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股份為1,250萬股,國際配售股份4.875億股。阿里巴巴擬將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用於驅動用戶增長及提升參與度,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並提升運營效率以及持續創新。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11月11日)消費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平台全天成交額超2,68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超25%,領跑中國市場。此次阿里巴巴回歸主場在香港發售新股,獲得資本市場的熱情響應。據香港信報消息,佔發行規模97.5%的國際配售,首日已經獲得足額認購。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熱捧,是因為其在核心業務方面具有寬闊的「護城河」。1993年,「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致股東信中首次提出了「經濟護城河(Economic Moat)」的概念,用來形容企業相對於競爭對手具競爭優勢﹑有能力保護其長期利潤和市場份額免受競爭對手的入侵。

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國上市,當時集資額達250億美元,迄今為止,屬歷來規模最大。(VCG)

業務多元化觸及日常生活各範疇

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是以淘寶電商平台為主的電子商務業務。由於阿里巴巴深耕該業務已有16年之久,在處處先人一步的積累下,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業務已經建立起了深深的「護城河」。

電子商務平台屬於雙邊市場,市場一方的參與者會影響市場另一方的參與者。這就帶來了市場雙邊規模的正外部性。也就是說,電商平台上的商戶越多,吸引的消費者用戶也就越多;同理,電商平台上的消費者用戶越多,吸引的商戶也就越多。因此,擁有先發優勢的阿里巴巴迅速將電商業務滾雪球般做大。

在市場規模達到邊際規模後,雙邊規模效應的正外部性消失,電商平台進入比賽下半場。此時,平台的綜合服務能力成為影響客戶流量的關鍵因素。為了獲取流量,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普遍做法是多元化,圍繞核心業務打造互聯網生態,將觸角伸向用戶吃穿住行的各個角落。

阿里巴巴憑藉先發優勢在電商平台業務中積累了大量優勢。(VCG)

用戶數目達7.85億戶

目前,阿里巴巴從核心業務發展出支持型業務包含雲服務平台(阿里雲)、金融服務平台(螞蟻金服)、數據分析管理平台(alimama)、物流平台(菜鳥物流);在核心業務外圍發展出的拓展型業務包括數字媒體(優酷視頻、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餐飲配送(餓了麼)、旅行服務(飛豬)、導航服務(高德地圖)、智能硬件(天貓精靈)等。

此外,阿里巴巴也開始將電商平台內容化,通過文章、短視頻、直播等嵌入功能將淘寶和天貓打造成重要的商戶產品推廣陣地。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希望通過消費者細分、產品豐富和平台創新,為消費者和賣家增加價值」,這種戰略將使阿里巴巴「擴大消費者基礎」。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阿里巴巴在中國零售市場擁有7.85億移動月活躍用戶(MAU),較上季度淨增3,000萬人,仍在增長中。

AI芯片表現領先同業產品

阿里巴巴在編織生態網的同時也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護城河」。一方面,阿里巴巴在基礎技術研發上已經遠超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於9月25日發佈的自研AI芯片「含光800」在MLPerf測試中超越谷歌、英偉達的同類產品,成為處理能力最強的AI芯片。10月2日,在被譽為「數據庫領域中的世界盃」的TPCC測試中,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數據庫OceanBase的處理速度超越了甲骨文研發的Oracle數據庫,打破了甲骨文保持了9年的第一。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在數據收集方面積累深厚。互聯網經濟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數據的收集,在這方面已經建立起生態體系的阿里巴巴更具優勢。憑藉大數據的應用,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能夠採取精準營銷,提升購買轉化率。此外,廣告收入是阿里巴巴核心業務的最大營收來源,大數據與AI算法的結合也能使產品廣告更有針對性,對廣告商的吸引力巨大。

阿里巴巴建立的互聯網生態給資本市場巨大的信心,自2014年9月19日在美國上市以來,阿里巴巴的股價增長了約一倍。未來,阿里巴巴在香港IPO完成後,中國內地資本市場或將能夠更近距離地接觸這一優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