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劉鶴再提陣痛不尋常 經濟麻醉不能代替制度改革
2019年三季度中國經濟改革的正在經歷「陣痛」,之前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的「強心針」和「麻醉劑」都正在失效。於是,再來一針「強心針」,實施降息、擴表的確保經濟穩定的呼聲再次響起。然而,就在10月1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019世界VR(虛擬現實)產業大會上,卻對當下中國經濟形勢進行了另一番解讀。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面臨經濟增速換檔、結構調整陣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疊加」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正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更加註重內需與外需、消費與投資的平衡,更加註重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中國有信心有能力確保實現宏觀經濟既定目標。
相比面對於經濟下滑的恐慌與緊張,劉鶴,這個中國改革的實際操刀人之一,似乎僅僅是將其作為改革必須經歷的陣痛。在實際改革中一手是手術刀,一手是「麻醉劑」和「強心針」已經成為了中共的不二選擇。
土地財政停擺 改革已經「短兵相接」
在剛剛公佈的中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中顯示,在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剔除」金融地產中的經濟「毒瘤」,進行經濟結構改革的情況下,經濟刺激的「麻醉劑」和「強心針」卻正在逐漸失去效果。忍耐必要的疼痛,正在成為對中共政策定力的考驗,甚至就連「陣痛」本身也正在成為改革的催產劑。
2019年三季度中國GDP實際增速僅有6.0%,較二季度再次下滑0.2個百分點,已經創出1992年中國實施GDP季度核算以來的歷史新低。9月份,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經是第3個月連續回落,其中製造業繼續下滑,房地產投資增速與上月持平,基建增速略反彈但仍低迷。中國政府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實施的一系列十數萬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4美元)的經濟刺激政策,沒有從根本上激發起中國經濟的活力,就如同一針針「強心劑」一樣,僅起到了遏制經濟加速下滑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政府嚴守「房住不炒」原則,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的情況下,中國地產業的融資渠道正在全面收緊,剔除基數效應後,9月中國住房銷售面積按年下降了2.6%。9月一線城市銷售按年下降21.7%。1月至9月的土地購置面積呈現負增長,纍計按年下降了20.2%。9月份的土地溢價率為8.0%,較上月下滑2.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下滑。
如果說習近平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再提「房住不炒」時,僅僅是改革與房地產、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一種對峙和警告。那麼,現在已經是「短兵相接」。2019年1月至8月中國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已經出現大幅下降,再配合以減稅降費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中國11個省份的財政收入按年增長已經轉為負值。
繼2018年中國實施「金融嚴管」,以銀行表外運行為主的金融投機機制被終結後,2019年以土地財政為核心的地方政府運營機制實際上也已經停擺。
按照中國政府的說法是,政府部門要過「緊日子」要較快改革「簡政放權」,而實際上是,在廢除土地財政之後,地方政府失去了推動經濟發展的牟利機制。原先,只要來動基建投資、搞好房地產開發,通過出售土地就能輕易獲得的暴利,被今後的長期運營收益所取代。這種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模式,很難調動任期只有3到5年中國地方官僚的積極性。
儘管從2019年年初中國政府就推出了規模近4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期彌補地方政府的財政漏洞,來動基建投資,但是,這筆錢顯然不足以彌補土地財政的虧空,更沒有激發起中國地方官僚的興趣。1月至9月,中國基礎設施(含水電燃氣)投資按年增長3.4%,較前8個月僅回昇0.2個百分點。
經濟「麻醉劑」正在失效
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在大幅增加,而另一方面財政對於基建投資的拉動卻十分有限。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地方政府的懶政與無所適從在應對中央政府提出的各項改革中,也往往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儘管,目前中共出臺了一系列自貿區、經濟區域建設,以及雄安新區建設等規劃,但是,真正落實開始投資建設的卻不多,即使開工進度也十分緩慢。
整個情形就如同2017年至2018年初對銀行業進行「整肅」時的情況一樣。銀行的普遍怠工,導致整個中國信貸體系出現停滯。即便之後中國央行先後實施了四次降准,由此向銀行系統釋放的資金達3萬億元以上,意圖給融資補償的實體經濟「輸血」。但是效果依然寥寥,大量資金淤積在銀行體內沒有下放給實體經濟。
舊制度被打破了,新制度卻還沒有建立起來。就如同前些年中共高層流行的那本《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所說的一樣,這往往是最危險的局面,也正是劉鶴所謂的面臨經濟增速換檔、結構調整陣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疊加」。
這使得中國政府不得不在一方面推進改革、進行資本出清的同時,另一方面實施經濟刺激計劃,向經濟注入「強心針」和「麻醉劑」,以期儘量減少經濟的陣痛和社會的動蕩。就和一場大手術中永遠缺少不了必要的「麻醉」一樣,這樣至少能夠保障「陣痛」不會危及生命。
但是,目前的問題是,隨著改革的遲滯,中國經濟正在形成對經濟刺激的依賴,並且隨著經濟「麻醉劑」和「強心劑」作用的衰減,經濟的「陣痛」正在逐漸加強。這似乎已經給中國的改革者們發出了警告的信號——是繼續注射「麻醉劑」安撫中國經濟,還是儘快推進改革?
劉鶴的「陣痛」 中共改革即將「合攏」
對此,中國的政策制定們正在發生不同程度的側重與分工。一部分更接近實際操作的政策部門更傾向於,要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之後,再逐步推進改革的各項措施,儘量降低改革的陣痛。
而在另一部分人看來,「陣痛」本身其實也是改革的一部分。中國經濟也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中國經濟有足夠的體量和空間忍受必要的經濟下滑。所謂真正的制度突破與變革恰恰就產生在「陣痛」之中。沒有痛苦,就沒有從舊制度向新制度轉變的動力。
9月,劉鶴在召開中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針對防範金融風險和支持實體經濟難以落實的情況時也曾明確指出,下一步要壓實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的責任;支持願意幹事創業、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
這說明,中國政府的改革已經越發帶有指向性,政策的大棒與胡蘿蔔都在加強。在控制風險、保持穩定的同時,一套獎勤罰懶,鼓勵擔當、獎勵創新、杜絕貪腐的考察與用人機制正在建立。尤其在,金融和地產兩條投機路線都被封堵之後,維持舊有機制和經濟刺激的都已經越來越難。就如同當年中國市場化改革曾經採用危機倒逼機制一樣,新的中國改革也同樣在採取倒逼和官僚之間的競爭機制。
明年將進行一場新舊交替變革
面對兩方面的不同側重,作為中國改革的最終決策者,習近平似乎衹是置身事外,時不時的大而化之的講上兩句,以謀求改革派與實操者之間的平衡。但是,恰恰是習在切中問題的關鍵——人,組成中國龐大官僚隊伍的人的觀念。
9月3日,習近平在2019年秋季期中共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已經將「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發揚鬥爭精神」當做了衡量中共幹部的要求。10月底即將召開的中共四中全會上,針對目前中國官僚體系舊機制破除後的迷茫與不思進取,一套新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體系改革也將出臺。
隨著新的基本治理體系的搭建,中國的經濟改革和實際基層治理終於構成了一個完成的政策系統。之前推行的一系列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缺乏執行動力和利益激勵的改革措施,終於完成「合攏」。只要保證新的機制得以運行,那麼中國目前的經濟問題也將逐步得到解決,需求不足、融資不暢、政府投資遲緩、改革難以落實,等等問題將得到根本的改觀。
如果說,之前的改革衹是打破舊機制,那麼2020年,無論經濟還是基本基層運行機制,中國都將進行一場新舊交替的變革。這種變革注定不會平靜,無論是加速新經濟的成長,還是金融資本市場的改革與開放;無論是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還是農村土地改革的全面實施,真正改革紅利的釋放,衹有在不斷地「陣痛」中,才能突破最後的顧慮與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