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月進出口見「負增長」 惟貿易結構有所改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內地海關總署公佈最新進出口數字,內地去年12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皆錄得負增長,其中進口按年減少7.6%,出口按年減少4.4%,遠遜預期,為市場帶來不少驚嚇。

不過中國12月出口數據轉差,除了因為中國和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外,也有機會是因為進出口商為避關稅而將出口提早,令進出口提前被透支,事實上,今年首10個月中國的進出口普遍超乎市場預期。

全年計,中國貿易表現不算太差,2018年進出口總值高達4.62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按年增長15.8%;出口額接近2.5萬億美元,按年增長9.9%。海關總署表示,對外貿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中國經濟下利壓力大,是12月進出口表現未如理想的原因之一。(路透社)

對外貿易順差減 各國平衡互補

貿易戰對中國進出口數字的影響,在「大豆」這一關鍵貨品上尤其明顯,受巨額關稅影響,中國11月從美國進口的大豆降至零,但隨着中美貿易戰緩和,中國近期已有三輪採購美國大豆行動,中國12月大豆進口亦有所回升,但仍按年大減40.1%至572萬噸。

雖然受貿易戰影響,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連續第二年刷新最高記錄,但總體來說,中國全年對外貿易順差收窄至3,518億美元,較去年少18.3%,顯示貿易結構有所改善,跟世界各國更能平衡互補。

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長強勁

貿易結構的改善另一部份是來自於跟更多國家加強貿易合作,中國去年跟傳統的主要貿易伙伴有不錯的進出口增長,例如前三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9%、5.7%和11.2%。而中國跟「一帶一路」沿線國的貿易增長更是凌厲,去年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遠高於平均增速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