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欖場外.二】袁樂宜Cindy十年球齡 全職訓練為港拼到盡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香港女子七人欖球代表,袁樂宜 Cindy,年紀輕輕已將第二個十年奉獻給欖球上。跟Cindy短暫相處,感受到她那「傻大姊」的性格,但紮起了頭髮,綁起了鞋帶,雙手執起欖球,態度變得不一樣。
攝影:楊晴
Cindy現時為香港體育學院全職運動員,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過去一年是她首年的全職運動員生涯。她小時候學過溜冰、排球和鋼琴,但活躍性格的她,對着鋼琴往往出現放棄的聲音。直至升上中學,穿起「粉紅色上身灰色裙」,正式接觸欖球這項有趣的運動:「以前中學的欖球發展相當蓬勃,一開始以遊戲入手,後來發覺原來與欖球完全不相關。初時玩touch和tag,然後校隊教練推薦我參加球會,再入香港U-16、U-18、發展隊,一路升上香港隊。」
「欖球是第一件令我願意犧牲所有事,包括玩樂時間,我放了所有精神下去。」原本性格十分懶散的Cindy解釋欖球為她帶來的轉變。她提及選U-16的時候,並沒有太多香港人:「每人也說欖球是外國人的遊戲,我覺得運動沒有理由分國籍,自此我很想打入U-16,然後很努力去練習。校隊、球會、U16同時練習,一星期用上了5日打欖球。」過去一年體驗全職欖球生活,她訴說自己的生活分為三部份:健身、團隊訓練及技術訓練。團隊訓練是專注隊形架構、戰術和走位;技術訓練是專注細微技巧,如傳球及踢波。「全職訓練有項優點,訓練會精準一點。譬如我是踢波的,負責踢波的人會有一個『kicking section』,令我專注點每日想着『如何做一個好的運動員』。」
回想起2014年仁川亞運,Cindy當時年紀還很小卻有幸被選入香港隊。「記得有一場很深刻。在分組賽對哈薩克時我被安排後備上場,如果我們贏了這場便能首名出線。接近完場前1分鐘,隊友突然傳球給我,那時只要把球踢出界就能勝出。我踢出界外,一班隊友立即衝過來擁抱着我,這次我特別緊張,特別很感動。」說到這裡,她的欖球生涯像是一帆風順,很多人或許會問,甚至知道欖球是一項容易受傷的運動,那Cindy呢?
她的膊頭甩骹,甩骹,再甩骹,僅在2015年裡做過兩次手術。「那次在馬來西亞比賽,當我tackle對手時動作做得不好,一拉便甩骹了。」Cindy憶述。「原本以為托回位便沒有事,誰不知醫生告訴我:『若要打欖球的話,如果不做手術就會很容易再甩。』」結果她做了第一次手術,但一直恢復過來,感覺仍然不是很穩妥,訓練時很多動作也做不了。「有一次練習再甩骹,然後再做手術,整個2015年的球季基本上沒有上場。」直至2016年12月再甩骹,醫生說不如今次放棄手術,直接強化肌肉。
「打波打到瞓醫院,不如不要再打吧。」Cindy的外祖母曾經對她說。「尤其是老一輩,婆婆、阿姨等等會反對我打欖球。她們覺得撞來撞去,又多瘀傷,勸我不如打網球吧?穿穿裙子。」她又解釋:「原本父母見我放盡時間去打,會質疑我能否兼顧學業。慢慢建立些少成就,拿到最佳球員,入選香港隊,他們才發現我所放的時間是有回報的,才支持多一點。」
延伸閱讀:【七欖場外.一】嘉年華試玩傳球快感 必買港隊球衣撐自己人
如果我一開始沒有試過欖球,不會知道原來是那麼好玩。不要聽別人說會很危險,你不要怕先嘗試,可能你會有一個新感受。
Cindy將會代表香港在主場出戰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她期望自己可以打多一屆亞運。「日本也是亞洲球隊,她們也可以打入奥運。證明我們如果夠勤力,技術夠好,也可以做得到。我們隊內有兩種人,有強壯的,也有靈活的。現在最重要是磨合,把每人的強項發揮極致。」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4月7日至9日假香港大球場舉行。
欲購門票可前往網站,支持Cindy支持一眾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