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zine創意:獨立自主創作突破既定概念
愛逛小書店的文青們大概對zine這一詞不太陌生,這種由創作人一手一腳製作的小量發行獨立出版物,讓創作人隨心編排、將意念原汁原味呈現,香港以往亦曾舉辦過以zine獨立紙本創作為主題的小型書展 。當大家認定zine就是紙本創作之時,一班生活於香港的創作人卻以自己的方式演釋屬於他們的zine,告訴你zine的世界有很多可能性。
由PMQ元創方主辦、展期至1月9日的《Here is Zine・Here is Hong Kong》展覽,邀請了60個不同背景的本地創作單位化身「Zinester」(zine創作人的統稱),參與單位包括平面設計黃嘉遜、攝影師吳文正、編舞家伍宇烈、作家鄧小樺、插畫團隊乒乓、時裝設計師盧聲前、跨媒介建築師葉小卡、多媒體藝術學者洪強等等,他們在『沒有特定主題』及全無限制的創作條件下,製作完全屬於自己的作品。
這批作品當中有巧製孤本、精美限量印刷的紙本創作,更有大膽打破傳統紙本模式的新zine作,有以布料、絲網、錄音帶、甚至水泥等作物料,挑戰大眾對zine的既定概念。例如雕塑家王天仁就以木來製作他的zine,互動有趣的設計讓讀者重新思考人生這嚴肅課題。
除了新zine 作品,展覽場地之設計亦極具特色及創意。在約 6,000平方尺的展場內,約800塊沒有經過特別處理或加工之木板、以極少量鐵釘、層層疊疊砌成千變萬化的陳列空間,以展示每一本獨特的zine。大部分木板於展覽後更將會被回收再用,達致創意與環保並重。
這60份由本地創作單位製作的zine, 猶如一面反映香港豐富多元創意的鏡子,觀眾可從作品中感受不同香港人如何看香港,而香港這片土地又如何影響他們的創作, 一覽這城市的創意景緻。負責策展這次展覽的榮譽項目顧問區德誠說:「Zinester 是城市生活的觀察者,從zine反映城市個性,再由城市生活啟發創作,這種微妙關係值得細味。」他希望藉着60份本地zine作品、及展覽期間舉辦的一連串zinester分享會和工作坊,讓更多人能接觸zine這創作方式,重新感受實體創作的質感與重量,拉闊對創作、設計或表達形式的想像,宣揚zine的獨立自主創作精神 。
憑「製作獨一無二的一本」作口號,《Here is Zine》展覽系列,源自東京創意團體Enlightenment所發起並於2010年首次於東京舉辦,每次展覽均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人參與,在日本至今已舉辦了12屆。《Here is Zine》的精神今年首次伸延至香港及深圳,並由各地主辦方自主策劃展覽。這次香港展覽更同場展出20份來自 《Here is Zine》東京及深圳站的精選作品,讓大家從zine了解三個城市的創意面貌。
《Here is Zine・Here is Hong Kong》展覽
日期:即日至1月9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地點:PMQ元創方二樓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