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同行】父子齊學圍棋 享受棋盤上的親子時光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不少孩子在暑假時比平日上學更忙,興趣班排得滿滿的,父母更不理孩子是否有興趣,硬要迫他們參加。現年5歲的Kyle,他的爸爸Andrew卻不一樣,為了滿足兒子對圍棋的興趣,寧願放棄自己每星期唯一一天的休息時間,趁周日跟他一起上圍棋親子班,兩父子齊齊學捉棋,閒時在家中對弈,享受棋盤上的親子時光。

父子圍棋對奕(龔嘉盛攝)

圍棋棋局複雜多變,一直是對兒童腦力、耐性的訓練,能刺激他們的思維。去年4月Kyle與家人一起到沖繩旅行,在民族村裏被傳統的日式棋盤吸引並第一次嘗試下棋,爸爸眼見平日活潑好動的兒子竟能在棋盤前乖乖的坐着,感到很驚訝,也看出他對圍棋相當感興趣。本身不諳圍棋的Andrew,回港後找到教導兒童圍棋的棋院,並與Kyle一同上堂學習。

在沖繩第一次接觸圍棋。(受訪者提供圖片)

「請多多指教!」Kyle聲線稚嫩,但氣勢不弱,完全不怕坐在對面的爸爸。這天Kyle趁爸爸放假,便興奮地拿出棋子與爸爸一起下棋。記者看見他一雙柔嫩的小手已能用食指和中指手勢純熟地夾着棋子。

下棋訓練思考

「爸爸到你了!我已經吃了你!」爸爸邊下棋邊接受訪問,Kyle不時把爸爸拉回戰況激烈的棋局。下棋時的Kyle氣定神閒,每下一步都充滿自信。當他的棋子陷入困局,他會皺起眉,緊盯着棋局沉思;當反佔上風,Kyle便露出得意的笑容看着爸爸,笑嘻嘻地數着剛贏到的棋子。記者從旁觀察,發覺只有5歲的他思路清晰,能跳出混戰,縱觀整個局勢,視野比同齡孩子宏觀。

問到Kyle喜歡跟誰捉棋,他爽快地回答:「是爸爸,因為他比較厲害!」我想能與爸爸「一起」對弈,是Kyle喜歡圍棋的原因之一,而他與父親的親子關係,也因不時對弈而與時日增。

 

父子圍棋對奕(龔嘉盛攝)

與兒子下棋助減壓

「以前Kyle不能久坐,像一般男孩子愛跑來跑去,但學圍棋之後,他能安坐約1小時。」在面對Kyle的狙擊同時,爸爸分出心神跟我說。「圍棋能訓練他的專注力,更能提高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我們之間的話題更多,例如會討論上次誰勝誰負,勝者是如何贏出,Kyle又會跟我們分享他在棋院和比賽時的趣事。」Andrew覺得與兒子練習圍棋是一個調劑生活的方法,「放工回家Kyle拿着棋盤走過來,我也不會拒絕,有時累得閉着一隻眼睛跟他玩。」雖然累,但對Andrew來說,跟兒子下棋的時間,也是一個減壓的方法。

 

父子圍棋對奕(龔嘉盛攝)

媽媽Enrica說兒子學習圍棋只有一年多,除了香港,已曾到海外參加大型比賽,年紀小小的他,已羸得不少獎項。但最令Andrew及Enrica開心的,是見到Kyle從圍棋中的成長,媽媽指Kyle比同齡的小孩懂得控制情緒,學會不計較輸贏。「捉棋總有輸贏,不會一直勝出,Kyle知道面對勝負時應有的態度,不太在乎輸贏,即使失敗了亦能很快調整心情,再接再厲。」

 

圍棋培養責任感

有十年教學經驗的香港兒童棋院的老師葉智翔老師表示,近年學習圍棋的兒童愈來愈多,不少更是只有4至6歲的幼兒,他說:「因為圍棋需要大量思考,當投入其中時,小孩自然能安坐。而且它不同群體活動,當群體活動失敗時,小孩會把責任推卸在他人身上,但圍棋需要自己負責,而且總是一輸一贏,當小孩自小習慣面對挫折,從中檢討及反省,便能培養出一個正確的競爭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