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時隔數年上演國家級非遺民俗泮村燈會 花燈舞獅祈福風調雨順
時隔數年後,開平市特色傳統民俗活動、國家級非遺項目——開平水口泮村燈會日前在當地上演,吸引了當地村民、大量海外鄉親和各地遊客參加。
據瞭解,泮村燈會起源于明朝,于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三初次舉行,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相傳,因當地災禍連年,泮村鄺姓十三世祖健齋曾拜訪嶺南名儒、白沙先生陳獻章,以求消災避禍之法。陳獻章認為泮村有獅、虎、象、馬、牛五座黑石獸山鎮守村落,但因獅王昏睡未醒,其餘四獸作亂而致使災禍連連,可掛燈鳴炮、敲鑼打鼓喚醒獅王以保地方平安,從此人財兩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逐漸延續成為當地習俗。2008年6月,「泮村燈會」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當地主辦方介紹,本屆燈會共有3盞花燈,按照不同路線遊遍泮村42個自然村。活動當天一早,按預先定出的舞燈頭的三個村村民抬著豬、牛等祭品,在泮村祖祠參拜祖先,然後起燈。起燈時,花燈被高高舉起,並在祠堂外面遊走三圈。
起燈儀式後,這些醒目的花燈便在人們的擁簇下,沿著各自的路線陸續來到鄉間42個自然村。每當花燈到達一個新的自然村,村民們都會舞動醒獅,在村口熱烈迎接。其中,金龍村的接燈方式尤為特殊——金龍村俗稱「牛口村」,按習俗,巨型花燈需改道前行,穿水而過,場面很是壯觀。
3盞花燈按指定路線,游遍全鄉所有村莊之後,分別到達最後的潭江村、塘唇村、朝金村,在一片爆竹聲中,花燈被挑破,大家一齊擁入,爭搶燈紙和燈篾,作為吉祥物拿回家中供奉,祈求好運。至此,整個泮村燈會也宣告結束。
開平水口泮村鄺氏族務理事會會長、燈會總指揮鄺玖玲表示,泮村燈會舉辦了20多屆,得到了眾多鄉民、海內外宗親華僑的鼎力支持,此次燈會對於泮村人來說更是一次充滿年味的群體活動,很多海外的鄉親都回來參加了。
金龍村村民鄺鈞毅表示,泮村燈會已經數年沒有舉辦了,今年的活動比以往的更加熱鬧。更重要的是,舉燈隊伍中多了許多年輕的面孔,「我16歲就開始舉燈了,看到年輕人參與其中,我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