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院濫用有創呼吸機致婦人感染死亡 家屬:醫生稱用來「養肺」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河北婦人張靜華早前由於重症肺炎、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事後,其兒子孫樹森等人質疑邯鄲市第一醫院濫用有創呼吸機「過度醫療」,遂提起訴訟。去年12底,邯鄲市中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醫院承擔80%賠償責任。周四(1日),醫院相關科室負責人稱,治療過程有「瑕疵」,但醫院服從法院的判決。而孫樹森兄弟則獲得醫院賠償26萬餘元人民幣,並把款項全部捐獻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我不是醫鬧,我打官司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討個說法」。

1931年出生的張靜華是邯鄲市叢台區人,是一名離休幹部。2020年6月5日,她因發熱到邯鄲市第一醫院住院治療,持續81天,直至8月25日死亡。期間,她先後到老年病二科、呼吸二科、重症醫學科。而在確診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等,並出現「心動過速」後,醫護人員為其使用有創呼吸機。

張靜華生前照。(澎湃新聞)

不過孫樹森表示,上呼吸機當天,其母的血氧飽和度多次檢測為96%至99%,並未出現呼吸衰竭,不解醫院為何使用「有創」呼吸機。兩三天後,由於難以忍受噪音,母親拽掉了呼吸機,而此後10天的5次痰液檢查,均未發現真菌感染。不過醫生表示要「用呼吸機養養肺」,遂再次對張靜華經鼻氣管插管,接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而從7月15日使用,直至8月25日死亡,張靜華再沒有離開呼吸機,一旦試圖拔掉就喘得接不上氣來。

孫樹森稱,當時他們也不懂,以為真能「養肺」,後來咨詢醫學專家才明白,有創呼吸機是患者不能自主呼吸時,才被用來維持生命,「哪能養肺呢」。8月7日,北京朝陽醫院一位呼吸科專家對張靜華進行遠程視訊會診,他認為開放氣道使用有創呼吸機後,患者極易對呼吸機產生依賴,而開放的氣道又會使肺部容易受到外部感染,於是免疫低下的張靜華就不停地、反覆地受到各種微生物的感染。檢驗報告亦顯示,張靜華的肺部在7月下旬陸續感染曲黴菌、鮑曼不動桿菌等多重耐藥病菌。

住院56天後,張靜華被診斷為Ⅱ型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孫樹森憶述,當時母親渾身腫得像皮球一樣,皮膚還起泡,也不能排尿。有時,她會醒過來,但插著呼吸機不能說話,只能眼睜睜看着他們掉眼淚。

到了8月20日,ICU醫生告知孫樹森等人通過呼吸機「機械通氣」的風險,並讓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這時,他們才終於得知上有創呼吸機的風險,包括呼吸機依賴,可能引起相關性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但離母親使用有創呼吸機已過了一個多月,他們之前一直都不知道風險,也沒人通知他們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5日後,張靜華經搶救無效死亡。

司法鑒定認為,邯鄲市第一醫院對張靜華開放氣道、使用呼吸機的診療行為存在過錯,是導致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和真菌感染,以致重症肺炎、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底,邯鄲市中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邯鄲市第一醫院承擔80%賠償責任。判決書指,此案具有一定的現實啟示意義,值得醫療機構乃至全社會的思考與關注。

周四,邯鄲市第一醫院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之所以給張靜華插管上呼吸機,是考慮到其血氧下降等多種因素,患者家屬是「片面理解」。不過他稱,治療過程也有「瑕疵」,醫院服從法院的判決。

而將賠償悉數捐出的孫樹森解釋,捐款是為了滿足母親生前樂善好施的願望,他希望母親的悲劇不要重演,「願天下千千萬萬個母親不會受到這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