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間醫院特設門診助減肥 為何主要是年輕打工仔求診?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打工仔更常常外出用餐,高油鹽糖的飯菜、運動量少成為致肥主因。近年來,江蘇各地不少醫院都開設「減重門診」,由營養科、內分泌科的專家坐鎮,通過各種醫學手段幫助患者減肥,吸引了不少愛美的年輕人體驗。

《現代快報》報道,到「減重門診」求診的大多是年輕的「打工仔」,大部份人因工作後開始變肥,更有人從45公斤增重至85公斤,體脂率達到45%。

在減重門診中,患者要先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BMI)。體重指數是衡量一個人肥瘦的標準。香港醫院管理局介紹,亞洲成年人BMI指數在18.5至22.9屬正常,指數23以上已屬過重。

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除以身高(米)

BMI指標對照表。(醫院管理局網站)

計算體重指數後,患者要接受人體成分分析,結果包括肌肉脂肪分析、節段肌肉以及附加數據,包含了體重、體脂、細胞內水分、蛋白質等40多個指標。

完成所有檢測後,醫生會向患者提供合適的減重方式。目前,減重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醫學營養治療,二是藥物治療,三是手術治療。通過檢查排除疾病導致的繼發性肥胖後,大部分患者適用的都是醫學營養治療方式。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江南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負責人、科技處副處長沈史偉表示, 到減重門診求診的主要是年輕人居多,一部分患者存在慢性代謝性疾病。

沈史偉憶述,其中一名男患者從小已是「肥仔」,成年後體重依然逐年增長,年僅28歲的他體重超過100公斤,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隨着體重的增加,他患有高血壓、高尿酸、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不僅影響外形,還影響身體健康。

除了天生肥胖,不少年輕人是工作後才受到體重問題的困擾。南通市海門區人民醫院營養師蔡淑婷介紹,求診者以30多歲的年輕人為主,他們的工作壓力較大,工作節奏快,又經常要加班,不會花太多時間精力煮飯,每天吃外賣成為身體沉重的負擔,加上在辦公室久坐不動,運動量少,變肥成為難以避免的問題。

醫生:節食減肥不可取

泰州市人民醫院營養減重門診臨床營養科負責人侯莉莉介紹,不少患者曾經節食減肥,例如不吃晚飯以減少食物熱量的攝入。然而,人在飢餓狀態下通過飲食攝入的熱量,會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若前一晚不吃飯,翌日進食的早餐、午餐將更容易轉化為脂肪。

至於為何有人不吃晚飯後體重下降,侯莉莉表示,此現象是因肌肉大量流失造成,同時會導致身體的基礎代謝消耗降低。若長期營養不良,體內器官就會通過代謝降低來維持基本運行,身體代謝一旦降低,消耗就會變少,反而妨礙減肥。

醫生指出,減肥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最重要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能長期保持下去,建議不要追求過快減磅,重點在於減脂,提高身體的卡路里消耗值,降低熱量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