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2025年起年三十將連續5年消失? 專家解釋箇中原因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在農曆新年,大家都習慣在年三十晚食團年飯,但值得一提的是,從2025年到2029年,連續5年將沒有年三十。為何年三十時有時無?當中是否有規律可循?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解釋,農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定義,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天,而一個月的天數要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為「小月」29天,有時則為「大月」30天。

同時,為了保證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大小月的安排也並非固定。中國的農曆曆法規定,以月相「朔」所在的那一天為每月的初一,相連兩個「朔」之間的天數就為一個月。

年三十晚,各家各戶吃團年飯迎接新春。圖為貴州遵義市正安縣居民們在家中吃團年飯。(新華社)

據介紹,農曆辛丑牛年的臘月初一(公曆2022年1月3日)至農曆壬寅虎年的正月初一(公曆2022年2月1日)之間恰逢是「小月」,因此去年的年三十消失不見。

農曆壬寅虎年的臘月初一(公曆2022年12月23日)至農曆癸卯兔年正月初一(公曆2023年1月22日)之間正好是「大月」,所以農曆癸卯兔年的前一天是年三十。

楊婧介紹,臘月逢小月的情形並不少見,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從2025年到2029年的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惟因平均月長稍多於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現的次數要稍多於小月。

楊婧表示,朔日是根據月亮和太陽的真實位置來確定,朔望月周期本身也長短不一,因此年三十時有時無,並無明確規律可循,「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也給我們帶來一些不期而遇的驚喜。不管是臘月二十九還有臘月三十,作為傳統節日的除夕卻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