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新寵|怕父母催婚?25萬內地年輕人下載APP要找「形式婚姻」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據《紅星新聞》報道,9 月初有網友發文稱有一款社交APP「形婚吧」 在網路興起,已有超 25 萬人下載,這是一款提供「形式婚姻」的交友平台。會員費用人民幣 199 元到 1299 元不等,

而針對該APP是否違反《婚姻法》以及若遭遇騙婚平台是否該擔責引發不同的討論,而對「形式婚姻」的需求也反映內地年輕人對被父母逼婚的焦慮。

日前有網民爆料跟《紅星新聞》爆料,提到社交APP「形婚吧」走紅,標榜是「一個全國性形式婚姻交友」 APP,為特殊群體(同性或無性等)提供便捷、安全的形式婚姻、無性婚姻交友平台。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該平台帳號綁定手機,除性別、生日、身高、體重等基本資訊外,還可填寫婚姻狀況、交友類型、性取向、「是否有同性伴侶」「是否要小孩」等,交友類型包括「形式婚姻」、「無性婚姻」和「正常婚姻」三項。

而該APP類似一般的交友軟體,會員費為 199 元到 1299 元不等,有不同的效期和查看人數限制,如原價 199 元的白銀會員可用三個月,每月可查看 30 個會員的聯繫方式;原價 399 元的 黃金會員效期為一年,每月可查看 100 個會員的聯繫方式;原價在千元左右的鉑金會員和 鑽石會員則長期有效,後者更有動態置頂功能。

而據《紅星新聞》記者探查,使用者多數自稱迫于父母壓力或世俗觀念需要找人 「形式婚姻」,年紀多為 80 後、90 後,希望跟對象可以「互不干涉生活 」,但逢年過節需要對象可以一起回家「拜訪親友」。

例如有一名山東男性表示因家裡需要,希望能找到一名女性「形婚」並提到可以簽婚前協議,也可以分房睡,但逢年過節需要去對方家裡走動。此外,該APP的一大使用客群是同性戀,希望能完成父母期望或生子願望。

2014年內地亦曾出現一款主打形婚的APP「 iHomo」,目標是為同性戀者創建一個高品質形婚平台,其創辦人歐小白是中國程式設計師,也是一名女同性戀。2012年時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有尋求形婚對象的需求,尤其是中國傳統的春節最為急迫,遂創辦這個平台,要讓LGBT(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群體老有所依。歐小白亦因此入選,「2016年BBC全球百大女性人物」。

「形婚」會否成「騙婚」

該爆料網民質疑,上架此類應用有悖《婚姻法》,且對青少年的婚姻及法律知識造成誤導。亦有網友質疑,若在此類 APP 交友後被騙婚導致自身遭到侵害,「平台該如何保障用戶權益」。

除了「形婚」也有人偽造的結婚證、離婚證騙家長。(澎湃新聞)

對此,該APP公司工作人員9月13日回覆記者表示,他們只提供平台,且公司已在用戶條款中做出免責提醒,「如果有使用者遇到騙婚等情況,他們不會承擔責任」。

此外,北京必奕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國蓓對《紅星新聞》提到,婚姻關係涉及身份關係也涉及財產關係,「形婚」法律上確認男女雙方婚姻關係,但實際上雙方並不想產生身份關係與財產關係,現實生活中處理糾紛就變得非常複雜。

李國蓓也提到,目前根據內地法規較難認定「婚內強姦 」這一罪名,一旦登記結婚,法律上則認為雙方有履行「性生活」義務,「強姦罪首先是違背婦女意志發生的性行為,在雙方是有著法定合法夫妻的這一前提條件下,如何認定違背婦女意志,這一點很難認定,案例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少的。」李國蓓認為,「如果遇到騙婚或婚內強姦等犯罪行為,應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