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內地專家實驗:公筷用和不用 細菌最高相差250倍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內地掀起「餐桌革命」的討論,「公筷公勺」成為熱議話題之一。
近日在浙江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所和檢驗中心的專家做了一個實驗,測試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後的細菌對比。實驗結果顯示,非公筷一組的菌落總數,全部高於公筷一組,其中一組菜品的菌落總數更相差250倍。
這個實驗小組由11名疾控專家參與測試,實驗地點在一間餐館,選擇了涼拌黃瓜、鹽水蝦、乾鍋茶樹菇、炒蘆筍、鹹菜八爪魚和香辣牛蛙等菜品。每道菜都分成兩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並提前進行了取樣保存。
報道稱,11名參與人員都經過培訓,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兩組菜,必須交替著吃。最後每份菜都至少留下25g,用來做第二次取樣。最後經過嚴格無菌操作採樣後,放入無菌樣品袋並迅速存放到採樣箱冷藏。完成取樣之後,採集的樣本通過冷鏈運到實驗室。
經過48小時的培育,實驗結果顯示,對比使用公筷和非公筷兩組菜品剩餘部分的菌落總數,「非公筷那一組菌落總數全部高於公筷那一組。其中涼拌黃瓜菌落總數相差將近3倍,乾鍋茶樹菇菌落總數相差17倍,炒蘆筍菌落總數相差近18倍,鹹菜八爪魚菌落總數相差250倍。
據悉,涼拌菜沒有經過高溫烹飪,菌落總數一般都比高溫烹飪過的菜要多。負責檢測的專家則表示,如果不使用公筷,一方面會把自身口鼻腔攜帶的細菌通過筷子傳到菜上,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不同菜品本身攜帶細菌的交叉污染。例如,夾過涼拌黃瓜的筷子,再去夾鹽水蝦,就會導致兩盤菜之間細菌交叉污染。
(新華社)